如何防诈骗,认识骗子十大常用诈骗手法
1、丢包诈骗 。由一人走在受害人前方,将装有假币、假宝物等物品的包裹故意遗失在地,另一人则上前假装与受害人一起发现,提出“见者有份”要与受害人平分,并花言巧语让你得到大份,但要你拿出身上的钱物充抵他所得的小份,其实等你打开包发现里面却是假货;或者有第三者假扮路人或见证人,认定其所捡物品值钱,蛊惑受害人拿出现金或实物交换。
2、假币购物诈骗。多选择路边小商店店主为侵害对象。先以真币购买大量商品,在店主验过真假后,假装接电话,后声称退货,拿回真钱,然后又故伎重演,又接电话,声称又要买,这次却换成了事先准备好的假币,店主想到刚刚才验过的钱,便收下......
3、掏耳、压脚、碰车诈骗。事先拿着沾有红墨水或动物血的掏耳勺假装掏耳朵,故意撞到行人身上,随后称被行人撞伤索赔私了;乘司机倒车或转弯缓行时,把鞋伸到车轮下压过,随后称被车压脚索赔私了;故意在街上擦、碰缓行的车辆(多为中、高档车),假装被撞倒在地,随后称被车撞倒索赔私了。
4、银行卡转账诈骗。盗贼事先在柜员机上设置好阻止出卡的障碍,并在柜员机上张贴告示,告知你无法出卡时,请按告示提示步骤操作,其实此类操作步骤就是引诱取款人将自己的存款转到盗贼的账户上。
5、形形色色的手机短信诈骗。行骗者以各种单位、场所名义在手机短信上发布兜售、中奖、招聘、办证、消费、赌博、销赃、传授犯罪技能、点歌、开发票、冒充朋友借钱以及传送卫星节目等等信息,五花八门,你一旦回复,极大可能落入各种意想不到的陷阱。
6、互联网诈骗 。盗刷。“尊敬的××银行客户您好!因日前发生多起资料外泄,取款卡遭复制案件,为避免盗刷,请立即与银行联合管理局联系,电话:021……”。当您按电话操作时,实际上已进入网络骗子的圈套。木马。隐匿的黑客利用Web网站中的缺陷,把IE切换到包含可记录用户输入情况的软件网站,其中包括密码、信用卡号和社会保险号,然后该软件会将收集到的资料,以电子邮件方式返回给黑客。
7、克隆亲友电话号码诈骗。目前出现一种利用互联网技术,通过软件伪造篡改手机主叫号码的新诈骗方法,不法分子利用这种软件篡改手机拨出所显示的号码实施诈骗。这种手段手法高明,防不胜防,侦破难度大。除了110、119等特殊号码无法显示以外,其他国内外号码均可任意显示。
8、利用“10086”客服号码诈骗。福建等沿海地区已经陆续发生以10086号码为掩护的短信诈骗案件”,由于“10086”号码为移动公司的对外公布正式服务号码,一般情况下被害人接到来自“10086”的信息不会产生怀疑。因此此类案件很有可能继续蔓延,当引起高度重视。
9、兑换外币诈骗。行骗者一般三人合伙,一人假扮兑币人,使用贬值的大额秘鲁币冒充美元、法郎等外币,自称外地来遵办事突然生病或有急用需要兑换成人民币,并愿意低价兑换,还可到银行辨别,而另一人假扮银行工作人员从银行出来,找到他“鉴定”为真币,并把面值说的很高,这时,受害者便信以为真,自愿拿出现金将假币兑换过来;此类方法也用于卖“药材、古玩”类诈骗。
10、高考录取诈骗。利用高考落榜生家属盼子女早上大学的迫切愿望,自称有某关系,能破格解决名额,索要好处费,交钱后得到的录取通知书却是假的,而行骗者早已逃之夭夭。
黑客网络诈骗的途径有哪些?
黑客入侵。“黑客”的主要含义是非法入侵者。黑客攻击网络的方法主要有:IP地址欺骗、发送邮件攻击、网络文件系统攻击、网络信息服务攻击、扫描器攻击、口令攻击、嗅探攻击、病毒和破坏性攻击等。黑客通过寻找并利用网络系统的脆弱性和软件的漏洞,刺探窃取计算机口令、身份标识码或绕过计算机安全控件机制,非法进入计算机网络或数据库系统,窃取信息。现在全球每20秒就有一起黑客事件发生。美军试验表明,黑客对其非保密的计算机信息系统的攻击成功率达88%,被查出的只占5%。按黑客的动机和造成的危害,目前黑客分为恶作剧、盗窃诈骗、蓄意破坏、控制占有、窃取情报等类型。其中,西方一些国家的情报部门秘密招聘黑客“高手”,编制专门的黑客程序,用于窃取别国(集团)因特网或内部网上的涉密信息和敏感信息。对此,尤须引起我们高度注意。
如何打击电信网络诈骗高发态势?
统统枪毙就可以了
大部分被骗都是好人老实人
国家也应该严刑重典了
诈骗作案的主要手段有哪些
常见诈骗手段如下:
1.“丢钱分钱”诈骗。犯罪分子一般在广场、车站等人流较多处先由一人故意在受害人面前掉下一叠大面值(如100元面额)的人民币或钱包,有意让受害人发现拾起;然后由同伙上前将受害人围住,以“分钱”为由,诱骗受害人将随身的钱自愿交出,受害人窃以为以“小利换大利”,实际上捡得的钱除底、面两张是人民币,其余都是假的。
2.“封建迷信”诈骗。犯罪分子主要利用受害人愚昧无知、信奉迷信,在街头以看病问路等借口主动与受害人搭讪,骗受害人如不破财免灾,本人或家人将会大难临头,受害人为了驱灾避害,往往上当受骗。
3.谎称银行卡消费要“转账”,犯罪分子往往谎称机主的银行卡在某地(如××百货、××大酒店)刷卡消费××元,机主如有疑问,可致电××号码咨询。用户一旦回电,犯罪分子则冒充银行服务中心或公安谎称该银行卡可能被复制、盗用,以更改数据信息等名义要求用户根据电话指示进行操作,实际是将卡上款项转到犯罪分子指定的账户。
4.××酒店招专职员工,性别不限,体健貌端、年龄18岁至45岁,月薪过万元,咨询××王经理。当一些急于找工作的市民打电话咨询时,骗子常以预收服装费、面试费、保证金等名义要求其往某账户打入一定款项,随后人间蒸发。
5.我公司在本市为资金短缺者提供贷款,月息3%,无须担保,电××李经理。在银根收紧的背景下,骗子利用一些企业和个人急需周转资金的心理,以低息贷款诱人上钩,然后以预付利息名义骗钱。
6.以中奖为名,骗取钱财。“尊敬的用户:恭喜你获优先选择奖品名额……”此类信息屡见不鲜。
7.诈骗者伪装成银行或其他合法机构,发出数以百万计的诱骗邮件,利用粗心用户在假网站上输入的账号、密码信息和其他金融机密信息,非常迅速地从用户的真账户里转走所有存款。
8.冒充公安人员以办案或对方欠费为由要求受害人向指定账户汇款。
9、互联网购物诈骗。嫌疑人在网上设立虚假的购物商店,以超低价格吸引消费者,受害人与其联系后,嫌疑人便会以先交费再发货或者交纳押金、协调费等为由诈骗受害人汇款。
10、网络中奖诈骗。受害人上网时会显示QQ中奖或网络游戏中奖,要获得奖金必须先交纳手续费、个人所得税等名目,骗取受害人汇款。
11、网络荐股、帮忙购买股票诈骗。嫌疑人以帮助选股票付酬劳、收益分成或帮受害人购买股票为由骗取受害人汇款。
12、盗用QQ借款诈骗。犯罪分子通过黑客手段,盗用某人QQ后,分别给其QQ好友,发送请求借款信息,进行诈骗。有的甚至在事先就有意和QQ使用人进行视频聊天,获取了使用人的视频信息,在实施诈骗时有意播放事先录制的使用人视频,以获取信任。
13“编事故”冒名诈财。犯罪分子往往冒充医生或警察等身份以机主的亲属、朋友受到绑架、交通事故、住院或欠日常生活费等各种理由骗使机主汇钱到指定账户,如“爸妈:我的钱包且身份证件被盗,请汇款xxx元到我朋友的XX的帐号上,户名:×××”等等。
网站遭到黑客连续攻击,生成大量诈骗信息网页
这种情况应该是你的网站源码或者服务器系统中遗留病毒木马造成的.建议先把你的网站源码下载到本地.利用杀毒软件查杀.然后换一台全新的服务器.这里所说的全新是指全盘格式化重装系统.这样就避免了系统里留有木马或者病毒.另外记得修改服务器默认的远程端口.设置复杂的用户密码.并做安全策略.平时养成好的操作习惯.防止再次被入侵.
海腾数据杨闯为你解答.希望对你有帮助.
在现实生活中,经常会出现网络诈骗、在网上对别人进行人身攻击、网络黑客攻击他人的计算机和一些网站等现
要提高安全防范意识,不轻易泄露个人资料,不随意答应网友的要求,要不断提高觉察能力和增强抵抗诱惑能力。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享受健康的网络交往,考生注意要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可以从提高安全防范意识(网络交往对象看不见、摸不着,我们必须提高自己的安全防范意识,不轻意泄漏个人资料,不随意答应网友的要求,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尽可能找熟悉的朋友或师长解决,不要仅仅依赖网友来满足自己的情感需求,以免上当受骗)和提高辨别觉察能力(网络信息良莠不齐,个别不法分子利用网络实施违法犯罪活动,作为网络游客,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辨别觉察能力,提高自己的抗诱惑能力,才能保护自己)等角度作答。
关于网络诈骗的现象
网络诈骗是电信诈骗中比较常见的一种,很多成功的诈骗大多都发生在网上。在这个互联网的时代,网络带给了我们方便的同时,也让一些不法分子有机可乘,那么常见的网络诈骗手段有哪些,或许还有很多人不清楚,接下来找法网小编为您收集了这方面知识,希望对您有帮助。
一、天上掉馅饼式
“天上掉馅饼式”就是通过以中奖为名进行诈骗的形式。比如“免费刷Q币”这种网络诈骗形式。这种方式就是网络骗子运用社会工程学,利用人们贪婪的心理进行网络诈骗,结果网民不但没有获得Q币,反而连自己的QQ密码以及Q币也被人盗取了。
对于这种诈骗方法,虽然很多人明明知道可能是网络陷阱,但是依然抵挡不了对“免费Q币”的渴望或者好奇,所以也要登录到网站进行一番浏览。他们的心里可能会想,自己不进行登录QQ账号密码就不会被盗,但是他们可能被种上隐藏在网站后面的木马程序。
二、为你解决困难式
“需求突破式”就是抓住受害人的某些需求进行诈骗的形式。比如2007年年初由于我国台湾地震引发的海底光缆断裂,导致使用国外杀毒软件的用户无法升级,无法登录服务器在北美地区的美国网站等。就在这个危难的时候,骗子马上提供所谓的代理服务器进行诈骗,结果很多人的网络账户都相继被盗。
目前很多网络诈骗都将黑手伸向了网络游戏账号,尤其是时下比较火爆的《魔兽世界》和《征途》等大型网络游戏。网络骗子正好可以通过代理服务器上的程序截获游戏玩家的账号信息,已经从以前的“暗偷”转为“明抢”,能想出这样的方法也可见网络骗子的“用心良苦”。
同时由于大多数玩家缺乏这方面的安全意识,再加上用户不假思索和分析就进行使用,结果网络骗子很容易就获取游戏玩家的账号,然后将非法获取的游戏账号转卖牟取不义之财。
三、感情欺骗式
“感情欺骗式”就是通过各种网络途径说你的老朋友、家人出事,让受害人汇钱等。比如收到好友通过QQ发来的信息内容:“在吗?能帮我个忙吗?我朋友叫我帮她汇500块钱(急),我这边不方便,你帮我汇好吗?”然后就是需要汇款的账号和用户名。
像这样要求汇款的留言,还宣称手机没带,很容易骗得好心人上当。同时这个留言只要求汇款500元并称很急,正是因为其金额小所以很可能让人不设防;它还提醒别人带上身份证去汇款,可以说考虑得很周全。
此外称自己没带手机,让人放弃打电话求证的念头,这也是精心策划的一个陷阱。而一些诈骗钱财的不法分子也看上了“QQ尾巴”这种传播方式,他们并不是为了传播某种病毒,而是利用木马病毒行骗。
其实在网络上利用QQ传播木马病毒的现象,已经持续一段时间了。这种利用感情和亲情的方式进行诈骗的,最容易上当的就是一些年轻人,他们出于哥们义气看到朋友有难,不管三七二十一立马满足骗子的要求而上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