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说的“网络黑客”具体是什么概念?
黑客就是在网络上,能为所欲为,俱有破坏力,神秘的网络高手
利用,网络安全的脆弱性及网上漏洞,有网上进行诸如修改网页、非法进入主机破坏程序,串入银行网络转移金额、进行电子邮件骚扰以及阻塞用户和窃取密码等行为。
什么是网络黑客?
以现在人们对黑客一词定义,就是在网络上,能为所欲为,俱有破坏力,神秘的网络高手。如果以大小来分的话,则“大黑客”能入侵美国五角大楼,任意修改大网站主页......次之“小黑客”,也许是跟网友利益关系得比较密切的一群,这些小黑客们“可以把你从QQ上轰下线来,盗取你的QQ,E-MAIL,BBS的ID等等的密码,甚至进入你的电脑,盗取上网帐号,盗取你硬盘上的任何文件,偷偷地格式化你的硬盘,监视你的屏幕,静静地看着你一举一动,像幽灵般窥视着你......要以年龄来分大多数小黑客们都在12,3岁到17,8岁之间,“大黑客”以10几岁到20多岁的在校大学生和年青的与电脑网络有关的工作者为多。
黑客常用手段
1、网络扫描--在Internet上进行广泛搜索,以找出特定计算机或软件中的弱点。
2、网络嗅探程序--偷偷查看通过I网络的数据包,以捕获口令或全部内容。通过安装侦听器程序来监视网络数据流,从而获取连接网络系统时用户键入的用户名和口令。
3、拒绝服务攻击 -通过反复向某个Web站点的设备发送过多的信息请求,黑客可以有效地堵塞该站点上的系统,导致无法完成应有的网络服务项目(例如电子邮件系统或联机功能),称为“拒绝服务”问题。
4、欺骗用户--伪造电子邮件地址或Web页地址,从用户处骗得口令、信用卡号码等。欺骗是用来骗取目标系统,使之认为信息是来自或发向其所相信的人的过程。欺骗可在IP层及之上发生(地址解析欺骗、IP源地址欺骗、电子邮件欺骗等)。当一台主机的IP地址假定为有效,并为Tcp和Udp服务所相信。利用IP地址的源路由,一个攻击者的主机可以被伪装成一个被信任的主机或客户。
5、特洛伊木马--一种用户察觉不到的程序,其中含有可利用一些软件中已知弱点的指令。
6、后门--为防原来的进入点被探测到,留几个隐藏的路径以方便再次进入。
7、恶意小程序--微型程序,修改硬盘上的文件,发送虚假电子邮件或窃取口令。
8、竞争拨号程序--能自动拨成千上万个电话号码以寻找进入调制解调器连接的路径。逻辑炸弹计算机程序中的一条指令,能触发恶意操作。
9、缓冲器溢出-- 向计算机内存缓冲器发送过多的数据,以摧毁计算机控制系统或获得计算机控制权。
10、口令破译--用软件猜出口令。通常的做法是通过监视通信信道上的口令数据包,破解口令的加密形式。
11、社交工程--与公司雇员谈话,套出有价值的信息。
12、垃圾桶潜水--仔细检查公司的垃圾,以发现能帮助进入公司计算机的信息。
金山网镖为什么要反黑客网站?
不良黑客利用网络安全的脆弱性,把网上任何漏洞和缺陷作为“靶子”,在网上进行诸如修改网页、非法进入主机破坏程序、串入银行网络转移金额、窃取网上信息兴风作浪、进行电子邮件骚扰以及阻塞用户和窃取密码等行为。政府、军事和金融网络更是他们攻击的主要目标。美国司法部主页被纳粹标志所取代,美国空军站点由于黑客攻击不得不暂时关闭,美国金融界由于计算机犯罪造成的金额损失每年计近百亿美元。
目前国内这种形式的犯罪正呈现增长趋势,如果没有有效的防护方法,后果将不堪设想。为保障广大网民的利益免受侵犯,金山网镖增加反黑客网站功能。
黑客攻击的方法
1、隐藏黑客的位置
典型的黑客会使用如下技术隐藏他们真实的IP地址:
利用被侵入的主机作为跳板;
在安装Windows 的计算机内利用Wingate 软件作为跳板;利用配置不当的Proxy作为跳板。
更老练的黑客会使用电话转接技术隐蔽自己。他们常用的手法有:利用800 号电话的私人转接服务联接ISP, 然后再盗用他人的账号上网;通过电话联接一台主机,再经由主机进入Internet。
使用这种在电话网络上的"三级跳"方式进入Internet 特别难于跟踪。理论上,黑客可能来自世界任何一个角落。如果黑客使用800号拨号上网,他更不用担心上网费用。
2、网络探测和资料收集
黑客利用以下的手段得知位于内部网和外部网的主机名。
使用nslookup 程序的ls命令;
通过访问公司主页找到其他主机;
阅读FTP服务器上的文挡;
联接至mailserver 并发送 expn请求;
Finger 外部主机上的用户名。
在寻找漏洞之前,黑客会试图搜集足够的信息以勾勒出整个网络的布局。利用上述操作得到的信息,黑客很容易列出所有的主机,并猜测它们之间的关系。
3、找出被信任的主机
黑客总是寻找那些被信任的主机。这些主机可能是管理员使用的机器,或是一台被认为是很安全的服务器。
第一步,他会检查所有运行nfsd或mountd的主机的NFS输出。往往这些主机的一些关键目录(如/usr/bin、/etc和/home)可以被那台被信任的主机mount。
Finger daemon 也可以被用来寻找被信任的主机和用户,因为用户经常从某台特定的主机上登录。
黑客还会检查其他方式的信任关系。比如,他可以利用CGI 的漏洞,读取/etc/hosts.allow 文件等等。
分析完上述的各种检查结果,就可以大致了解主机间的信任关系。下一步, 就是探测这些被信任的主机哪些存在漏洞,可以被远程侵入。
4、找出有漏洞的网络成员
当黑客得到公司内外部主机的清单后,他就可以用一些Linux 扫描器程序寻找这些主机的漏洞。黑客一般寻找网络速度很快的Linux 主机运行这些扫描程序。
所有这些扫描程序都会进行下列检查:
TCP 端口扫描;
RPC 服务列表;
NFS 输出列表;
共享(如samba、netbiox)列表;
缺省账号检查;
Sendmail、IMAP、POP3、RPC status 和RPC mountd 有缺陷版本检测。
进行完这些扫描,黑客对哪些主机有机可乘已胸有成竹了。
如果路由器兼容SNMP协议,有经验的黑客还会采用攻击性的SNMP 扫描程序进行尝试, 或者使用"蛮力式"程序去猜测这些设备的公共和私有community strings。
5、利用漏洞
现在,黑客找到了所有被信任的外部主机,也已经找到了外部主机所有可能存在的漏洞。下一步就该开始动手入侵主机了。
黑客会选择一台被信任的外部主机进行尝试。一旦成功侵入,黑客将从这里出发,设法进入公司内部的网络。但这种方法是否成功要看公司内部主机和外部主机间的过滤策略了。攻击外部主机时,黑客一般是运行某个程序,利用外部主机上运行的有漏洞的daemon窃取控制权。有漏洞的daemon包括Sendmail、IMAP、POP3各个漏洞的版本,以及RPC服务中诸如statd、mountd、pcnfsd等。有时,那些攻击程序必须在与被攻击主机相同的平台上进行编译。
6、获得控制权
黑客利用daemon的漏洞进入系统后会做两件事:清除记录和留下后门。
他会安装一些后门程序,以便以后可以不被察觉地再次进入系统。大多数后门程序是预先编译好的,只需要想办法修改时间和权限就可以使用,甚至于新文件的大小都和原有文件一样。黑客一般会使用rcp 传递这些文件,以便不留下FTP记录。
一旦确认自己是安全的,黑客就开始侵袭公司的整个内部网
7.窃取网络资源和特权
黑客找到攻击目标后,会继续下一步的攻击,步骤如下:
(1)下载敏感信息
如果黑客的目的是从某机构内部的FTP或WWW服务器上下载敏感信息,他可以利用已经被侵入的某台外部主机轻而易举地得到这些资料。
(2)攻击其他被信任的主机和网络
大多数的黑客仅仅为了探测内部网上的主机并取得控制权,只有那些"雄心勃勃"的黑客,为了控制整个网络才会安装特洛伊木马和后门程序,并清除记录。 那些希望从关键服务器上下载数据的黑客,常常不会满足于以一种方式进入关键服务器。他们会费尽心机找出被关键服务器信任的主机,安排好几条备用通道。
(3)安装sniffers
在内部网上,黑客要想迅速获得大量的账号(包括用户名和密码),最为有效的手段是使用"sniffer" 程序。 黑客会使用上面各节提到的方法,获得系统的控制权并留下再次侵入的后门,以保证sniffer能够执行。
(4)瘫痪网络
如果黑客已经侵入了运行数据库、网络操作系统等关键应用程序的服务器,使网络瘫痪一段时间是轻而易举的事。 如果黑客已经进入了公司的内部网,他可以利用许多路由器的弱点重新启动、甚至关闭路由器。如果他们能够找到最关键的几个路由器的漏洞,则可以使公司的网络彻底瘫痪一段时间
甚么是网络犯罪?
网络犯罪是犯罪学概念还是刑法学概念
最初的观点认为,网络犯罪是基于网络的出现而产生的一种新型犯罪现象。网络犯罪是社会上存在的诸多特殊犯罪形态之一,因此,网络犯罪是犯罪学概念而非刑法学概念。其后,有学者认为,在一定意义上,网络犯罪也可以作为刑法学上的概念使用,其理由是,1997年修订的刑法典第二百八十五条和二百八十六条规定的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和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在绝大多数的情形下,主要表现为网络犯罪。因此,刑法意义上所使用的网络犯罪一词,实际是指这两个罪名所涵盖的犯罪行为。但是,由于网络的出现,基于网络而实施的传统性犯罪对中国刑法的制定和具体适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也在性质和数量上影响了网络犯罪行为的实施方式、危害结果及其法律后果。因此,从刑法理论上有必要将这些犯罪作为一类罪行进行研究,以发掘其共性,合理组织对此类犯罪的反应。我们赞同这样的看法。
2.网络犯罪是工具犯还是对象犯
网络犯罪是以网络为犯罪对象的犯罪还是通过网络实施的犯罪,在中国刑法学界有不同的观点。其争论源于计算机犯罪的工具犯与对象犯之争。从网络犯罪的共性出发,我们认为,对网络犯罪应当进行广义上的界定,即网络犯罪是以计算机网络为犯罪工具或者犯罪对象而实施的严重危害网络空间安全的行为。
网络作为维系社会及社会公众的一种手段,其价值体现在下列三个方面:(1)网络本身所具有的价值;(2)网络所维系社会公众的普遍价值;(3)网络对社会发展的价值。由此出发,仅从网络工具犯或网络对象犯两个角度对网络犯罪进行考察显然有失偏差。网络活动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生活现象,理应受到国家法律比较全面的调整。这种调整既体现在国家对网络运行的管理方面,也体现在对网络自身的保护上,还应当包括网络所维系的社会公众的人身权财产权的保护方面。因此,我们认为,网络犯罪应包括违反国家规定,直接危害网络安全及网络正常秩序的各种犯罪行为。
网络犯罪行为主要有哪些
通过对网络犯罪概念广义的界定,并考察我国当前的网络犯罪现状,我国当前的网络犯罪行为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种形式:
1.侵犯网络经营秩序的行为
维持正常的网络经营秩序,是网络组建与使用的前提,因而违反其正常经营秩序的行为,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目前,侵犯网络正常经营秩序的行为主要表现为:(1)擅自建立或者使用其他非法信息通道进行国际联网;(2)接入单位未经许可,非法从事国际联网经营活动;(3)侵犯他人域名权的行为。此类犯罪行为的共同特征是,其犯罪行为并不一定通过网络进行,但都与网络相关,其行为直接影响到网络的正常运营以及网络资源的合理使用。
2.侵犯计算机信息系统的行为
计算机信息系统,是计算机网络的核心组成部分。维护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性,是防止网络犯罪的首要目标。对于计算机信息系统的侵犯形式,主要有两种形态:(1)未经许可非法进入计算机信息系统,即我们通常所称的黑客行为;(2)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使其功能不能正常运行。这两种行为被认为是原始意义上或者是纯粹意义上的网络犯罪行为。
3.侵犯计算机资产的行为
广义上的计算机资产,又称为计算机资源,包括计算机及其网络的硬件设备,所存储的数据,以及其他可以量化的资料等等。在实践中,通过网络侵犯计算机资产的行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破坏计算机网络硬件及数据的行为;(2)非法使用网络服务的行为;(3)非法窃取、使用他人的数据资料,包括侵犯他人知识产权、财产权等。
4.滥用网络的行为
滥用网络行为,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实施的侵犯非计算机网络本身及其资源的其他非法使用网络的行为。事实上,这是一种纯粹的网络工具犯,因为该项犯罪行为并不涉及任何网络本身的安全性问题,而只是利用网络实施了传统的犯罪而已。有学者甚至认为,目前中国刑法中规定的绝大多数犯罪行为,基本上都可以利用网络来实施(当然类似强奸罪、遗弃罪等以身体接触才能实施的除外),而且事实上中国的犯罪也已经呈现“
什么是“黑客”?
1988年,美国芝加哥银行的网络系统就曾受到一名“黑客”的袭击,这名“黑客”通过电脑网络,涂改了银行账目,把7000万美元的巨款转往国外,从而给该银行造成巨大损失。无独有偶,1995年8月,俄罗斯圣彼得堡的花旗银行遭受了同样的厄运,一名“黑客”使用同样的手法从该银行偷走了40万美元。前不久,英国也发生了一起轰动整个大不列颠岛的重大泄密事件。一位电信公司的电脑操作员,通过公司内部的数据库,窃走了英国情报机构、核地下掩体、军事指挥部及控制中心的电话号码。据说,连梅杰首相的私人电话号码也未能幸免。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一位21岁的阿根廷男青年,利用家里的电脑,通过国际互联网络线路,进入到美军及其部署在其他国家机构的电脑系统中漫游了长达9个月的时间。这名青年说:“我可以进入美国军方电脑网……,可以到任何一个地方去漫游,也可以删除任何属性的信息。”直到1996年3月,这位“黑客”才被有关部门查获。在众多引起轰动的网络“黑客”案中,还有一起令美国人至今心有余悸的事件。那是在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合并之前,前联邦德国的几名学生利用电脑网络,破解了美军密码,并将窃取的美国军事机密卖给了前苏联的克格勃,此事曾令美国军方震惊不已。上面这些事件说明,随着全球互联网络的迅猛发展,一个国家的指挥系统、金融系统、空中交通管制系统、贸易系统和医疗系统等都将会变得更易受敌对国和可能的“黑客”——比如说,精于计算机操作的十几岁的年轻人的袭击,特别是有关国家安全的国防系统更是如此。据统计,仅1995年一年,美国空军的计算机网络就曾受到至少500次以上的袭击,平均每天达1.4次以上;而作为拥有1.2万个计算机系统的美国军事中心五角大楼,则在目前以至未来所面临的威胁将会更大。
1998年2月26日,有人突入美国国防部——五角大楼的计算机网络,浏览了里面的一些非绝密信息。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出使巴格达斡旋成功使美国的“沙漠惊雷”没能炸响,而一场对付“黑客”的战争已经在美国打响。
同年,2月25日,美国国防部副部长哈姆雷向新闻界公布,在过去的两星期里,五角大楼的军事情报网络连续遭到计算机“黑客”系统入侵。这次“黑客”入侵正值敏感时期,这条消息立即成为第二天美国各大媒体的头条新闻。
哈姆雷说,“黑客”光顾了11个非保密军事网络,其中包括4个海军计算机网络和7个空军计算机网络,网上有后勤、行政和财务方面的信息。“黑客”们浏览了这些信息后,在网络里安插了一个名为“陷井盖儿”的程序。安插了这个程序,他们以后就可以神不知鬼不觉地自由进出这些网络。五角大楼的计算机系统遭到“黑客”的袭击已经发生过不止一次,但这次不同于往常。“黑客”们似乎在打擂台,通过入侵这些系统比试高低。哈姆雷说,这是五角大楼迄今发现最有组织和有系统的网络入侵事件,它“向我们敲响了警钟”。美国国防部和联邦调查局发誓,不挖出“黑客”誓不罢休。
美国加州有一叫圣罗莎的小镇,镇上有一个名叫Netdex的因特网接入服务公司。它规模不大,只有3000用户。“黑客”们就是在这儿露出了狐狸尾巴。
1998年1月中旬,Netdex公司所有人兼总经理比尔·赞恩发现服务操作系统被“黑客”更改了,立即报告美国联邦调查局和匹茨堡卡内基一梅隆大学计算机紧急反应小组(CERT)。
联邦调查局特工和CERT网络人员经过几星期跟踪调查,找到了“黑客”的下落。他们本来可以堵上操作系统中的漏洞,但为了放长线钓大鱼,他们没有这么做,而是决定冒一次险,把门继续敞开“一会儿”。这一敞就是6个星期。
在这6个星期里,来自美国东海岸和旧金山本地的20多名联邦调查局特工一天24小时密切监视着入侵者在网上留下的“脚印”。这些脚印清晰地指向美国政府、军队、国家图书馆、实验室和大学的网址。起初联邦调查局认为,这些入侵者可能是潜在的恐怖分子。
经过一段时间的侦查,联邦调查局摸清了“黑客”的行踪。2月25日,联邦调查局计算机犯罪侦查小组带着两张搜查证,分乘6辆小汽车,向旧金山以北120公里、仅有5500人的小镇——克洛弗代尔进发。
晚上8时30分左右,一干人马抵达这个青山环抱的小镇。在当地警察的支援下,他们立即包围了一座平房住宅。他们冲进屋内,发现一个十五六岁的男孩正忙着入侵五角大楼的非保密计算机网络!
在搜查过程中,镇上的警察封锁了镇中心南边的一条街道。对这座平房的搜查持续了2个小时。随后,他们又搜查了另一座房子,这家一个十几岁的男孩也被怀疑参与了入侵五角大楼的网络系统。由于这两个男孩的年龄太小,联邦调查局没有逮捕他们,但收缴了他们的计算机、软件和打印机。
去年,这两个男孩一道参加了计算机学习班。他们的计算机水平连计算机专家也感到吃惊。赞恩说,“我们实际上是同他们进行在线战争。我们监视他们,他们也知道我们在监视他们。他们使劲恢复他们的软件文档,快到我们来不及消除这些文档。”
但联邦调查局追捕“黑客”的行动并没有就此结束。一切迹象表明,这些少年“黑客”的后面还有一只“黑手”。
赞恩说,他通过分析注意到几种不同的“黑客”行动方式。这一案件最有趣的方面之一是入侵技术惊人的高超,而又有大量业余者才会犯的错误。这就是说,有更高级的专家向这些孩子提供入侵计算机网络的工具。他说,“黑客”并不是在键盘上猜你口令的人。他们编写并使用别人计算机的程序。另外,赞思曾收到大量电子邮件垃圾。他说,“这些人行事有条不紊,很有次序。如果说这事(入侵五角大楼的网络)仅仅是几个毛孩子干的,我会感到非常吃惊。肯定还有人,这些孩子只是被人利用而已。”
联邦调查局特工正在积极展开调查,希望找到进一步的线索,揪出那只“黑手”。
在不到一个月之后,以色列警方于3月18日逮捕了一名入侵美国国防部及以色列议会电脑系统的超级电脑“黑客”。
这名以色列超级电脑“黑客”现年18岁,其网上用户名为“分析家”。以色列警方发言人琳达·梅纽因说,警方同时还逮捕了另两名18岁的同谋。
“黑客”被捕后,美国司法部发表声明透露,“分析家”真名为埃胡德·特纳勃。美国司法部长雷诺说,“分析家”的被捕是对所有试图入侵美国电脑系统的“黑客”发出的警告。美国对此类电脑袭击事件十分重视。在过去的几个星期里,美国中央情报局对这个超级电脑“黑客”展开了调查,并向以方提供情报,最终协助以方逮捕了“分析家”。
人们估计“分析家”很可能是美国中央情报局日前逮捕的两名加利福尼亚少年的网上导师。美国五角大楼说,这批电脑“黑客”侵袭的对象是美国国防部、美国海军军事中心、美国航空航天局及一些大学电脑系统的非机密人员名单及工资表。加州索诺马镇被捕的两名少年中一个称,他已进入了200个美国学院电脑系统。
由于同一系统资源共享,侵袭非机密系统也可能调出机密资料,因此以“分析家”为首的这批“黑客”的存在令美国国防部大为不安。美国国防部副部长约翰·汉姆莱说,这是至今五角大楼发现的“最有组织和有系统的”电脑入侵案。
美国电脑专家丹·贾斯帕与加州圣罗萨的一个网络服务商首先发现了这个网上“黑客”——“分析家”的存在。正是贾斯帕协助美国中央情报局查获了据称是“分析家”指导下的两个加州“黑客”。
被捕后,“分析家”及其同伙被拘押在特拉维夫南郊的贝特亚姆警察局。警方没收了他们的护照。
“黑客”——“分析家”在被捕前接受一家网上杂志的采访时称,他入侵电脑系统并不犯法,甚至对侵袭对象“有益无害”。“分析家”说,他经常帮助他侵袭的服务器修补漏洞,他暗示“一个有恶意的‘黑客’所做的则远胜于此。”
至此,海湾战争期间对美国五角大楼的“黑客”入侵追捕告一段落。
“黑客”的出现,使人们对网络系统安全的信心产生了动摇。专门开发对付病毒方法的S&S国际公司的艾伦·所罗门认为:“不论你上多少道锁,总会有人找到办法进去。”美国众院议长纽特·金里奇也曾在一次会议上指出:“网络空间是一个人人都可进入的自由流动区——我们最好做好准备,以便应付我们做梦也想不到的对手在各个领域的发明创造力。”这说明,在未来信息领域的斗争中,网络“黑客”将是最可怕、最难对付的敌手之一。
有矛就有盾,难对付也要想办法对付。目前世界各国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加装密码软件。这种软件是一种由40位信息量组成的程序,可分别为文本、图像、视频、音频等加密,使用简便,安全性强。但“道”高,“魔”更高。自1995年8月以来,这种密码软件接二连三地数次被破译,甚至是新推出的更加安全的新一代软件,也仍被两名对密码学感兴趣的加州伯克利大学的研究生发现了其中的漏洞。目前,计算机网络的使用者们已经把对网络安全问题的关心提到了首位,迫切希望计算机硬件和软件公司能够开发出更加安全可靠的“密钥”,以使人们对网络的安全性达到信赖的程度。
进入90年代,随着网络“黑客”袭击案例的增多,美军在加强电脑网络防护能力、防止外来“黑客”入侵的同时,又在积极筹建“主动式黑客”部队,即组建一支类似“黑客”的“第一代电子计算机网络战士”,这些“网络战士”将以计算机为武器,用键盘来瘫痪敌人,操纵敌人的媒体,破坏敌人的财源,从而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战争目的。
除美国外,目前其他发达国家也在积极加强网络的安全性建设。1995年夏天,北约从联合国维和部队手中接管了波黑的维和行动权,它进驻波黑后的首项任务就是安装了一个巨大的通信网络。这个网络在对波黑塞族实施空中打击行动中,发挥了巨大作用,许多作战计划就是通过这个网络来传送的。但是,随着联网的军用网络节点的日益增多,网络安全性问题也就变得日益突出。为此,参战的北约各国又加紧给这套网络系统加装了“防火墙”和其他数据安全措施。
可以预见,在未来的战争中,如何利用计算机网络——这柄锋利的双刃剑,将是决定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之一。
引发黑客犯罪高发的原因是什么?
首先,黑客们一定有高精尖的知识和技术。他们为了利益的驱动,利用自己的技术钻空子。监管到他们的行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黑客属于犯罪分子吗?
并不是。黑客只是对一个人群的称呼。
一、定义
1、泛指擅长IT技术的人群、计算机科学家。Hacker们精通各种编程语言和各类操作系统,伴随着计算机和网络的发展而产生成长。“黑客”一词是由英语Hacker音译出来的,这个英文单词本身并没有明显的褒义或贬义,在英语应用中是要根据上下文场合判断的,其本意类似于汉语对话中常提到的捉刀者、枪手、能手之类词语。在信息安全里,“黑客”指研究智取2、计算机安全系统的人员。利用公共通讯网路,如互联网和电话系统,在未经许可的情况下,载入对方系统的被称为黑帽黑客(英文:black hat,另称cracker);调试和分析计算机安全系统的白帽黑客(英语:white hat)。“黑客”一词最早用来称呼研究盗用电话系统的人士。
3、在业余计算机方面,“黑客”指研究修改计算机产品的业余爱好者。1970年代,很多的这些群落聚焦在硬件研究,1980和1990年代,很多的群落聚焦在软件更改(如编写游戏模组、攻克软件版权限制)。
4、“黑客”是“一种热衷于研究系统和计算机(特别是网络)内部运作的人”。
二、黑客守则
1、不恶意破坏任何的系统,这样只会给你带来麻烦。恶意破坏他人的软件将导致法律责任,如果你只是使用电脑,那仅为非法使用!注意:千万不要破坏别人的软件或资料!
2、不修改任何的系统档,如果你是为了要进入系统而修改它,请在达到目的后将它改回原状。
3、不要轻易的将你要hack的站台告诉你不信任的朋友。
4、不要在bbs上谈论你hack的任何事情。
5、在post文章的时候不要使用真名。
6、正在入侵的时候,不要随意离开你的电脑。
7、不要在电话中谈论你作为黑客的任何事情。
8、将你的笔记放在安全的地方。
9、想要成为黑客就要学好编程和数学,以及一些TCPIP协议、系统原理、编译原理等计算机知识!
10、已侵入电脑中的帐号不得清除或修改。
11、不得修改系统档案,如果为了隐藏自己的侵入而做的修改则不在此限,但仍须维持原来系统的安全性,不得因得到系统的控制权而将门户大开!
12、不将你已破解的帐号分享于你的朋友。
13、不要侵入或破坏政府机关的主机。
14、不会编程的黑客不是好黑客。
15、黑客世界的高手们不同于“盗取”。
16、黑客并不是一味的攻击用户,而是通过攻击来研究漏洞,从而大大提高系统的安全性。
三、黑客的作用
1、收集网络系统中的信息
信息的收集并不对目标产生危害,只是为进一步的入侵提供有用信息。黑客可能会利用下列的公开协议或工具,收集驻留在网络系统中的各个主机系统的相关信息:
2、探测目标网络系统的安全漏洞
在收集到一些准备要攻击目标的信息后,黑客们会探测目标网络上的每台主机,来寻求系统内部的安全漏洞,要探测的方式如下:
3、建立模拟环境,进行模拟攻击
根据前面两小点所得的信息,建立一个类似攻击对象的模拟环境,然后对此模拟目标进行一系列的攻击。在此期间,通过检查被攻击方的日志,观察检测工具对攻击的反应,可以进一步了解在攻击过程中留下的“痕迹”及被攻击方的状态,以此来制定一个较为周密的攻击策略。
4、具体实施网络攻击
入侵者根据前几步所获得的信息,同时结合自身的水平及经验总结出相应的攻击方法,在进行模拟攻击的实践后,将等待时机,以备实施真正的网络攻击。
网络犯罪的特征有有哪些,分别是什么
同传统的犯罪相比,网络犯罪具有以下一些独特的特点:
1.犯罪主体多元化,年轻化。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网络的普及,各种职业、年龄、身份的人都可能实施网络犯罪。在网络犯罪中,特别是黑客中,青少年的比例相当大。
2.犯罪方式智能化、专业化。网络犯罪是一种高技术的智能犯罪,犯罪分子主要是一些掌握计算机技术的专业研究人员或对计算机有特殊兴趣并掌握网络技术的人员,他们大多具有较高的智力水平,既熟悉计算机及网络的功能与特性,又洞悉计算机及网络的缺陷与漏洞。
3.犯罪对象的广泛性。随着社会的网络化,网络犯罪的对象从个人隐私到国家安全,从信用卡密码到军事机密,无所不包。
4.犯罪手段的多样化。信息网络的迅速发展,信息技术的普及与推广,为各种网络犯罪分子提供了日新月异的多样化,高技术的作案手段,诸如窃取秘密、调拨资金、金融投机、剽窃软件、偷漏税款、发布虚假信息、入侵网络等网络犯罪活动层出不穷,花样繁多。
5.犯罪的互动性、隐蔽性高。 网络发展形成了一个虚拟的电脑空间,既消除了国境线,也打破了社会和空间界限,使得双向性、多向性交流传播成为可能。
电脑“黑客”需负什么法律责任?
在这些黑客中大部分是青年人,他们的平均年龄只有16岁,他们被认为是对企业信息网络最危险的威胁。关于黑客行为的法律责任,并没有太多的讨论,本文尝试就此做一些分析。
什么是黑客黑客是计算机专业中的一群特殊的群体,是英文hacker的音译,直译的话是砍的人、劈的人,好可怕,象是在大街上打打杀杀的人。早期,在美国的电脑界也是带有褒义的,普通公众对黑客一词恐怕各有不同的理解,法律上对此并没有给出定义,学术上也没有一个权威的解释,大多数人一般理解为专门破坏网络及电脑系统的人。
很多黑客通过病毒入侵、攻击电脑系统和摧毁信息等手段,专门从事网络诈骗、窃取政府、企业和个人信息,甚至进行恐怖主义等破坏性活动。其实更多的黑客只是觉得好玩,你说你的网站安全防护多好,他偏要破解给你看,破解了他不进行任何破坏,他要的只是一种满足或者征服的感觉。譬如雅贼开了人家的防盗门又关上,并不拿走任何东西,在屋里写上到此一游,让人虚惊一场。
在我国目前黑客针对网站一般在做这些事情:1、盗窃资料,2、攻击网站,造成网路堵塞,无法对外服务3、进行恶作剧,删除、更换网页,4、进入系统,告知漏洞。
黑客行为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
如果说黑客行为更多的是一种技术手段,技术手段本身是不存在承担责任一说的,。至于使用了这种手段是不是要承担责任,我们要根据其使用目的和造成的损害来分析,下面我们逐项来讨论这些黑客们应当承担的责任。
1、盗窃资料
需要盗窃的资料一般来说都是保密资料。根据资料的不同性质,承担的责任也不同。
A、如果盗窃的被国家视为机密资料,是构成犯罪的,例如国家英语四级考试的试题涉嫌被人用黑客手段盗窃了,这个黑客就要被判刑了;
B、如果通过黑客手段盗窃其他单位的技术或商业秘密,可能构成侵犯商业秘密罪;
C、如果普通保密资料也可能因为侵犯商业秘密而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2、攻击网站,造成网路堵塞
不管是出于竞争的目的,恶意攻击,还是出于好玩的心里故意造成其他网站网路堵塞,造成其他人无法访问,那么都将对其他网站造成损失,造成了损失当然是要赔偿的。如果是大型网站,交易繁忙,网路堵塞造成的损失将是巨大的,黑客也将面临巨额的赔偿。
3、进行恶作剧,删除、更换网页
进入别人的网站,更改网站内容,或者将重要内容进行删除、修改。大部分网站往往是作为公司形象进行宣传的,这样一更改公司形象大受影响,也一定要造成相应的损失,那么黑客就要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另外,网页的页面设计及文字内容是享有著作权的,你擅自给改了,就是侵犯了著作权,也是要承担责任的。
也有的黑客喜欢将别人网站的用户名和密码破译,然后将用户名和密码挂在网络上。网站的用户名和密码属于商业秘密,如果将他人的商业秘密公布在网络上当然构成侵犯商业秘密,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4、进入网站,告知漏洞
悄然进入别人的网站,不声不响又走了,然后给网站发封信,告知其网站安全有漏洞。给人造成精神的压力,如果要求索赔精神损失也是说得过去的。
当然黑客做法很多,对于他们的行为性质需要根据他们的行为目的,造成的后果进行全面分析。
黑客行为的刑事责任
我国规定了相应两种和计算机有关的犯罪,1、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2、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功能罪、破坏计算机数据、程序罪和制作、传播计算机病毒罪。
1、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
2、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功能罪、破坏计算机数据、程序罪和制作、传播计算机病毒罪。
这是选择罪名,对计算机信息系统进行功能删除、修改、增加、干扰、造成计算机信息系统不能正常运行的构成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功能罪;
对计算机信息系统中存储、处理或者传输的数据和应用程序进行删除、修改、增加的操作的构成破坏计算机数据、程序罪;
故意制作、传播计算机病毒等破坏性程序,影响计算机系统正常运行的构成制作、传播计算机病毒罪。
构成以上犯罪一般将判处有期徒刑5年以下,如果后果特别严重的,可以判处五年以上的有期徒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