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北京一公司被GPS定位器窃听损失千万元是怎么回事?
- 2、如何通过gps信号来黑手机?
- 3、黑客怎么破解gps服务密码
- 4、如果我们的北斗卫星被黑客攻击了,那我们国家的导弹还有用吗?
- 5、GPS和北斗都被“干掉”了,你还敢用导航吗?
北京一公司被GPS定位器窃听损失千万元是怎么回事?
最近,北京一家安防公司就因为商业机密被窃听,企业竞标失败,蒙受了重大损失,而窃听器竟然是我们常见的GPS定位器。
在北京一家安防公司,记者见到了这样一个小黑盒。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企业讨论营销方案的会议是高度保密的,但没人想到,座椅下却藏着这个小黑盒。由于商业机密泄露,企业竞标失败,从而蒙受了上千万元的损失。这种小黑盒子就是GPS定位器。
记者尝试买了一个产品进行测试,拆开产品的包装,是一个火柴盒大小的塑料盒,记者按使用说明书在手机上安装好APP,打开APP,果然在上面就能实时观察车辆的行驶轨迹。接下来要尝试的是远程监听。
两位记者约定,一位和定位器一起留在车内,另一位记者回到办公室准备听音。结果证实,不管被窃听者的声音是大还是小,监听到的声音就像跟对方打电话那么清楚。此外,在APP的界面中,还有一个“远程录音”的按钮,启动后,这段对话就被存到了手机里。
也就是说,只要在被窃听者身边放置这样一个GPS定位器,就相当于放了一个保持通话的手机。一切声音会被传到窃听者的手机上,甚至被录音,被而窃听者对发生的这一切却浑然不知。
扩展资料
GPS定位器形成监管盲区:
GPS定位器广泛用于私家车的防盗和企业进行车辆管理。但是,当GPS定位器被设计成小巧易于隐蔽、能远程听音的时候,就让产品变了味。而且一些生产厂家和销售商家也正是利用监管盲区,在一些电子产品销售推广广告中进行或多或少的明示暗示其隐藏功能。
这种能够远程收音的GPS定位器,内部结构非常简单:一块物联网芯片,还有一块为它供电的电池。芯片接收卫星数据,将数据传输至信号塔,再经信号塔将定位数据传至服务器,使用者向服务器发送请求,就能获取芯片的精准位置。相比一般的物联网芯片,这块芯片上多加了一个微型的麦克风。
目前,GPS定位器这类产品尚未列入国家强制性产品认证目录。但在此基础上增加麦克风收音等功能却没有相关管理规定,形成监管的盲区。而生产厂家和销售商家也正是利用这种监管盲区,在这类产品销售推广广告中,进行或多或少的明示暗示其隐藏功能。
参考资料来源:北晚新视觉-细思极恐!北京一公司被GPS定位器窃听损失千万元,如同谍战剧情
如何通过gps信号来黑手机?
GPS 本身没有上传动能(使用者),手机及GPS设备都只有接收功能。所以你不可能通过GPS信号植入病毒。
否则全世界的黑客不闲,等你去做。
黑客怎么破解gps服务密码
一般GPS是指 卫星定位系统, 通过终端GPS模块与卫星通信,GPS用的NMEA协议族 , 而一般黑客 crack 基本都是基于 传统 协议 如 TCP/IP 通信的密码破解 , 而且 , 此标题不太明确 , gps服务密码,是指通信传输加密算法 还是服务器密码 没有说明, 故不好回答
如果我们的北斗卫星被黑客攻击了,那我们国家的导弹还有用吗?
有用。在初期确实很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导弹的发射。
随着时代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如今军事实力的体现已经不再是士兵数量的多少,而且武器装备的先进程度。当今世界如果说哪些武器具有军事实力代表性的话,
导弹绝对是其中之一。而如今的导弹都离不开卫星导航,那假如我国的北斗系统被黑掉,我军导弹能否正常发射?终于有人说出实话。首先相信大家对于我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都有一定的了解,毕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已经成为了世界上第二大卫星导航系统,仅次于美国的GPS卫星导航系统。也正是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成功建立,
让我国彻底摆脱了美国的垄断和控制。但是即便如此,如果我过得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被敌国黑客攻陷的话,我国的导弹还能否正常作战呢?理论上来讲如果真的发生这种事,那么大家也都知道,导弹之所以能够实现超远距离精准打击,全靠卫星定位和导航,卫星导航系统就相当于导弹的眼睛。
但是在导航技术远没有现在发达的时候,导弹依旧是可以进行发射的,这很大程度就是源于另一种制导方式——惯性制导,惯性制导导弹依靠的是导弹内部的计算机等自主工作方式,抗干扰能力非常强,而现如今导弹上的制导方式是卫星加惯性两种,因此根本不用担心,但是纯惯性制导的话,导弹的攻击精度也是远不及卫星制导的。不过既然知道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对于我国的重要性,那么我国对于它的防护措施自然是要做到一切能做到的。因此,想要黑掉我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恐怕可能性也是非常非常小的。
GPS和北斗都被“干掉”了,你还敢用导航吗?
前段时间,有个关于北斗导航的文章火了,里面介绍了中国科学院光电研究院的徐颖研究员,和她在中国科学院SELF讲坛的演讲《来自星星的灯塔》。
而江湖就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一周后。
“继成功欺骗了所有民用GPS设备之后,团队又盯上了北斗卫星”,“让你的手机显示你处在任何位置”,“操纵你的汽车导航,把你引到错误且危险的地点”,“让正在飞行的无人机强行降落”。
乍一看到这些描述,你想到的是什么?世界大战爆发了?还是007又出新续集了?
都不是。这是XX公司在2015年发布的一款欺骗GPS模块的设备,对北斗系统也同样适用。在对外发布的信息中,他们着重强调了对卫星导航系统的欺骗能力,能任意修改定位结果,并据此进行错误的引导,简单归纳总结起来可以概括为以下三句话:
1.我很牛,我可以随意欺骗GPS。
2.我很牛,我还可以随便欺骗北斗。
3.我很牛,我不但牛我还很便宜!
几千块钱成本的设备能让耗资上百亿的卫星导航系统都玩完儿?而且GPS、北斗无一幸免?那请问,这脆弱得像玻璃心小公举一样的系统怎么在过去几十年中苟活下来并且在全球范围内推广应用的呢?是欺骗技术用尽洪荒之力突然爆发了小宇宙,还是另有隐情?GPS和北斗,是欺骗技术面前的难兄难弟,还是相爱相杀的GNSS俱乐部喋血双雄?
让我们一起进入今天的走进科学——导航系统谈欺骗与干扰:宝宝委屈,但是宝宝想说。(哈哈哈,就不说北斗和GPS、GLONASS、Galileo的爱恨情仇,我们是严谨的科普,拒绝八卦)
要回答清楚这个问题,首先我们要介绍一下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定位步骤,简单概括起来如下:
第一步, 发射卫星
第二步, 测量距离
第三步, 定位
以上步骤过于极简主义风格,部分吃瓜群众表示心情是这样
好吧好吧,我们来认真严肃得描述一下卫星导航系统的三球定位原理,假设发射了卫星A、B、C在天上飞着。
发射的三颗卫星
首先,接收卫星A信号,测量卫星A到用户的距离,在已知卫星A位置的情况下,可知用户在以卫星A为球心,距离L为半径的球体上;
其次,同理测量卫星B、卫星C到用户的距离,可再得到两个球;
最后,根据三球交汇原理,三个球上相交的那一点就是用户的位置了。如果考虑钟差因素(钟差,指用户设备与卫星之间的时钟差),增加了一个未知数,就是四个未知数(三维位置加上钟差),那就需要四颗卫星的四个观测量,这就是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基本原理。还看不懂的群众,请好好地喝汽水吃瓜子啃辣条吧,乖,别学理科了啊。
在这样的情况下,xx公司所提到的“欺骗”,就是扔给你一个错误的测量信息,让你算出一个错误的位置信息,基本手段就是发射与卫星导航系统同频率的错误信号,加大功率,让导航终端最终锁定到错误信号上,从而得出错误的导航定位结果。
那么,这个会有什么问题呢?
我们都知道导航信号是比较弱的,理论上来讲,在功率上压制导航信号确实是很容易做到的事情。
最大的问题在于,导航所用的频段是通过国际电联认证的,是卫星导航系统的专用频段,任何组织或个人在这个频段上发大功率信号造成对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干扰,那都是违法的!小则造成局部混乱,大则引起国际纠纷。如果导航信号想发就发,那还要频率协调干嘛?大家都各自乱发,空间信号就彻底乱成一锅粥了。
导航系统的频率分布图
这就好像吃瓜群众每天都出门倒垃圾,突然有一天有人对你说,你每天赤手空拳出门倒垃圾太危险了啊,我随手拿把刀就捅死你了!
然并卵,吃瓜群众也并不会因为这个就每天穿着盔甲出门倒垃圾啊,因为拿刀捅人是违法行为。
同样的,有欺骗技术就有反欺骗技术,有干扰技术就有抗干扰技术,这才是真正值得PK的对手,这才是矛和盾的关系,一天到晚拿着刀欺负手无寸铁的吃瓜群众(无抗干扰反欺骗措施的民用接收机),这简直是柿子挑软的捏嘛。
事实上,基于卫星导航的电子对抗叫做导航战,主要目的有两点:一是尽量让对手无法使用导航系统,这叫做干扰;二是尽量保证自己能够有效使用导航系统,这叫抗干扰。
根据目的性,干扰可以分为有意干扰和无意干扰。
无意干扰是指由于电磁环境复杂而受到的其它信号的干扰;有意干扰又称为恶意干扰,是指以干扰卫星导航系统为直接目的的干扰。新闻中所提到的正是此类,下面我们主要来讲有意干扰。
在有意干扰中,按照干扰的手段不同又分为压制干扰和欺骗干扰。压制干扰技术主要通过发射大功率干扰信号,让导航终端(比如手机啊、车载导航仪等)收不到导航信号,也无法显示定位结果。
欺骗技术是指让导航终端收到欺骗信号,显示出一个错误的结果,比如加了家长微信的亲们可以在发朋友圈的时候让定位结果永远显示在宿舍、图书馆、食堂,展现出三点一线的完美理想生活,为每个月增加生活费和零花钱奠定良好的基础。
针对干扰和欺骗技术,也相应的有众多的抗干扰/反欺骗技术与之对抗,比如空时滤波技术、阵列天线技术、欺骗检测、多系统RAIM技术等等,矛与盾孰轻孰重,这就需要进行详细的深入技术研讨了。
另外,对新闻中的几处描述比较模糊的地方做个简单的解读。
来自xxx的黑客小组在2015年最重大的成绩之一就是成功模拟GPS信号,欺骗所有采用GPS模块的设备。
事实上,GPS信号的ICD是一直公开的,国内外的模拟器(模拟器能模拟GPS的信号,主要用于设备测试调试用)都已经是非常成熟产品了,这个对于所有做模拟器的公司来说都是必备技能而已。
2.让你的手机显示你正处在任何位置。
对于静止用户来说问题不大,对于动态用户来说,用户是有既定的运动轨迹的啊,且不说怎么使造假的数据与用户的轨迹相吻合,怎么可能随意设置位置呢,难道用户当真是好傻好天真,自己在往哪个方向走都不晓得么?
3.在原理上,北斗卫星导航和GPS高度重合,并且采用了同一频段。
这段话写得有些令人遐想。事实上,全世界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原理都是高度重合的,都是基于三球定位原理,都是通过测量时间来测量距离。这就好像全世界的回锅肉原理都是一样的,区别不过在于刀工、火候、作料等方面。
4.所谓重放攻击,就是把北斗卫星发射的信号用类似录音机的设备“录”下来,再放给接收设备听。如果它听懂了,并且相信了这个假的信号,说明欺骗成功了
如果没看错的话,这就是简单的信号存储再播发的功能,客观的说技术含量相当有限。
所以虽然新闻说的好像是黄金圣衣一样牛逼闪闪的东西,其实只是淘宝的卖家秀,和买家秀的差距我相信你懂的 。
So,everyone,回到标题那个问题,你还敢用导航吗?
我们当然敢用导航,手无寸铁的民用接收机有法律保护,重点的行业用/军用接收机有各种抗干扰/反欺骗技术加持,为毛我们会不敢用导航?
出品:科普中国
制作:中国科学院光电研究院 徐颖
监制: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感谢清华大学李洪副教授对本文的技术支持!
“科普中国”是中国科协携同社会各方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科学传播的科学权威品牌。
本文由科普中国融合创作出品,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