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网上银行”安全吗?
- 2、黑客怎么盗取网银?
- 3、超级网银的存在问题
- 4、黑客可以控制我们的手机用网银直接转账吗
- 5、开通手机银行和网银真的会有黑客把卡上的钱弄走吗?
- 6、网上银行安全吗?会不会被黑客黑走钱啊?
“网上银行”安全吗?
如今,网上银行已越来越深入市民的日常生活,通过网上银行,可以迅速办理查询、汇款、转账、外汇交易、基金买卖等各种金融业务。但网上银行的安全问题也是市民所关心的,目前各银行的网上银行都具备符合标准的安全系统及措施,确保客户权益能得到充分保障。如交通银行的网上银行就采取了许多安全防范措施,其中包括附加码校验,以防止程序测试密码攻击;卡卡转账时必须校验卡号、密码、姓名、身份证号、开卡日期或CVV2码;当密码、姓名、身份证号、开卡日期或CVV2码等任意要素累计输错3次后,都不能再次进行网上银行交易,须到柜面凭本人身份证办理解锁手续等。所以说,网上银行的防范措施是很严密的。
除了银行采取的防范措施外,市民在使用网上银行时,也须注意自身的安全防范,其中包括:
●应熟记开户银行的网上银行网址,如交通银行的网上银行是,不要登陆不熟悉的网上银行,输入自己的银行卡号和密码。
●应妥善保管自己的卡号、密码、身份证件号、开卡日期等资料,不要随手丢弃银行回单。
●不要使用连续数字、电话号码、生日等作为密码,设置的银行密码最好与证券等非银行用密码不同。
●不要在网吧等公共场合使用网上银行。
●在自己的计算机上安装防火墙及防病毒软件,并定期更新病毒库及检测病毒。
●定期更新操作系统和互联网浏览器。
●切勿打开可疑电邮内含的超级链接或附件,切勿浏览可疑网站。
●切勿向任何人透露自己银行卡的密码。谨记,当致电交通银行客户服务热线95559时,如有需要交通银行工作人员会请客户通过电话按键输入查询密码以确认身份。切勿在电话中口头说出您的密码,银行工作人员亦不会通过电话提出此类要求。
●如收到可疑电子邮件或电话要求提供客户资料时,请避免任何操作,并立即通知开户银行,即使该电子邮件或电话看似由银行发出。
●如有疑问,或想举报可疑的电子邮件,请与开户银行的客户服务中心联络,如交通银行的24小时客户服务热线是95559转0。(完)
黑客怎么盗取网银?
呵呵 ,动机不良啊
我也不清楚啊,可以黑客协会看看呢,百度一下黑客协会
超级网银的存在问题
超级网银启动嫌仓促
据悉,首批获准接入央行二代支付系统的共计有27家银行,具体包括五大国有商业银行、9家股份制银行、5家城商行、5家农商行以及3家外资银行,部分银行如工行、光大银行等正式接入,其它银行也将会接入该系统,消费者将可以在其网银上实现跨行查询、跨行转账实时到款、以及跨行扣款等功能。而此前盛传的支付宝、快钱等第三方支付机构尚未被允许接入该系统。
腾讯财经连线五大国有商业银行,得到的答复是只有工行网银开通了关联跨行银行卡的查询和转账。
而其余四家商业银行里,中行回复称,内测暂时不能推出;建行表示,只是接到通知,网银产品没有升级还是和以前的一样;农行称,只能关联查询余额,不能转账; 网友表示超级网银手续繁琐
被称之为“超级网银”的网银互联清算平台在4地上线。据了解,通过此项业务,将使跨行转账可以实现实时到账。不过,有业务体验者表示,其办理手续还略显繁琐,需要在转账双方银行均办理手续。
一些用户昨日试用超级网银的感受是:签约过程曲折,跨行查询无果。而且,面对收费标准未定的现状,再联想到银行卡收费乱象,不少网友都表示,对超级网银的上线,不抱乐观态度。 试运行免费
超级网银试运行期间,中信、民生等银行表示试运行期间暂免手续费。据了解,四大行超级网银收费标准与传统网银暂时没有区别,收费标准一致。如中行公告称,超级网银跨行转账仍与原跨行转账收费标准一致,推广期内,个人网银客户通过中行网银使用其在他行结算账户向中行信用卡还款则免费。
据了解,中行网银跨行转账收费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0.5元/笔固定手续费,另外一部分按转账金额的大小而定,转账金额为1万元以下、1万~10万、10万~50万、50万~100万手续费分别为5元、10元、15元、20元,转账金额在100万元以上按照0.02%收费,最高不超过200元,如果使用中行超级网银跨行转账1万元,收费为5.5元。
但是,也有银行收费标准更高,如招行无论本地还是异地,收费标准均为转账金额的0.6%,最低5元,最高50元;而普通跨行转账方式,同城收费仅为2元/笔,快速转账方式,同城仅为3元/笔,假如转账金额为1万元,选择超级网银方式的费用比后两者分别高出48元和47元。
拟定收费
深受网银用户欢迎的实时跨行转账、跨行账户查询、资金归集等功能依赖于“超级网银”系统。而国内多家银行的手机银行转账都是免费进行,也归功于这一系统不收费。但免费策略引起的业务激增不利于维护正常的支付服务市场秩序,造成系统面临较大的业务处理压力,并多次导致业务处理异常,出现大面积延时。
央行此前已多次通过座谈会方式征求商业银行意见。根据征求意见稿,拟于2014年1月1日起向参与者收取费用;并拟规定央行开始收费后2个月内,目前免收费的商业银行不得调整向客户的收费标准。 北青报记者注意到,央行这次的意见稿并没有具体明确的收费方案。 不是每个客户都可体验超级网银
超级网银支持中、农、工、建、交,中信、光大、华夏、深发、招行、兴业、民生、浦发等全国性商业银行以及部分地区性城市银行,已上线银行正在逐步增加和完善中。 1.处于不成熟不稳定阶段。
2.传输数据不稳定。
3.网银汇款界面设计缺陷。
4.收费高。
超级网银的功能:统一身份验证、跨行账户管理、跨行资金汇划、跨行资金归集、统一直联平台、统一财务管理流程、统一数据格式等七种产品功能。
美国类似的超级网银:ACS、PayPal、ACH、MasterCard、 First Data 等银行卡和独立第三方支付机构。 女子使用“超级网银”支付被骗 24秒损失10万元
2013年5月28日,360互联网安全中心发布重大安全警报称,“超级网银”跨行账户管理功能存在安全隐患,已经成为黑客恶意利用的目标,全国连续出现多起各大银行客户被骗案例。据安徽省陈女士(化名)反馈,她在网购衣服时,被骗子诱导进行了“超级网银”授权支付操作,短短24秒内,银行账户中10万元就被洗劫一空 。
“超级网银”是标准化跨银行网上金融服务产品,能够方便用户实时跨行管理不同的银行账户。通俗地说,就是可以用一个网银账户,实现多张银行卡的跨行查询和转账,国内绝大多数银行均默认支持该项功能。然而一旦有不法分子恶意利用“超级网银”,通过欺诈手段获取他人银行账户的授权,就可以将对方账户余额全部偷走。
360互联网安全中心表示,“超级网银”的授权操作存在一定安全风险,比如网银用户可以授权任何人对自己的账户进行查询和转账操作,授权过程也比较简单,只需将授权页面的链接复制下来,通过聊天软件发送给他人“签约”,就可以在不同电脑上实现授权,对于普通用户来说,有些银行的授权页面提示信息也过于晦涩,有可能忽视其中的安全隐患。
另外部分银行没有在授权界面中提醒用户设置额度,获得授权的账户可以无限制转账等。
对于超级银行对第三方支付企业的影响,业界倾向于利好而非冲击。《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下月正式实施,分析人士认为,《办法》出台便是认可了非金融支付机构,并纳入监管范围。虽然上线初期并无将第三方支付企业纳入超级网银的规划,但可能会在企业获取《支付业务许可证》之后纳入。纳入超级网银之后,支付企业则省去了和多家银行连接的工作。因此超级网银对第三方支付应该是契机而非冲击,而且,超级网银也不能替代第三方支付的信用担保功能。 支付宝方面相关人士也表示,超级网银是央行二代支付系统的一部分,旨在提升整个中国的支付基础设施。“第三方支付的服务必然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的,我们认为,央行二代网银会对国内电子支付的发展带来又一次飞跃,将使电子商务基础服务更加完善。”
黑客可以控制我们的手机用网银直接转账吗
可以。
1、黑客在入侵手机后是可以完全知道你的手机存储的所有个人信息,就会在你的手机上进行网银转账。
2、但是犯罪成本太高如果有团伙从事这类犯罪行为,居于高昂的犯罪成本,他们的犯罪对象会锁定在银行卡内资金较丰厚的账户。个人的网银被转账是微小甚微的。
开通手机银行和网银真的会有黑客把卡上的钱弄走吗?
目前,工商银行出了好几次客户银行卡没有开通手机银行被犯罪团伙强制通过漏洞开通并转移走账户内资金。其他银行这一类的新闻没有听过。至于你说的开通了手机银行以及网银的危险,个人认为微乎其微。一,犯罪成本太高,如果有团伙从事这类犯罪行为,居于高昂的犯罪成本,他们的犯罪对象会锁定在银行卡内资金较丰厚的账户;二,犯罪难度太高,银行的防护手段非常高明,其实也就是犯罪成本高,没多少人可以实现通过手机隐含以及网银来转走资金。当然,以上情况都建立在你自己不逛钓鱼网站以及自己不头脑发热把钱转给他人。。。
网上银行安全吗?会不会被黑客黑走钱啊?
1.网上银行为何物?
按目前各家银行开通的网上银行服务系统,一般分为个人网上银行和企业网上银行。无论是个人网上银行或企业网上银行,都是以互联网为媒介,为客户提供金融服务的电子银行产品。各家银行为了把个人客户和企业客户区别开来,故按个人结算账户和企业资金结算账户的清分法,把网上银行服务系统细分为个人客户和企业客户,但实际操作流程及其产生的效果大致相同。
网上银行是信息时代的产物。它的诞生,使原来必须到银行柜台办理业务的客户,通过互联网便可直接进入银行,随意进行账务查询、转账、外汇买卖、银行转账、网上购物、账户挂失等业务,客户真正做到足不出户办妥一切银行业务。网上银行服务系统的开通,对银行和客户来说,都将大大提高工作效率,让资金创造最高效益,从而降低生产经营成本。
作为企业客户,还可通过网上银行,把业务延伸到商贸往来的方方面面。如中行广东省分行的网上银行“中银E点通”,便是针对中行在广东地区的外向型企业特点而开发。该网上银行系统把“企业集团服务系统”和针对外向型企业的“报关即时通”进行整合,使之更具实用性,产生的效果也更加明显。其中“企业集团服务”专门针对集团企业开发,从根本上解决了集团性企业跨地区的账户查询、资金管理和资金汇划问题。
2、网上银行安全吗?
一般来说,只要采取了足够的安全措施,网上银行就是安全的。安全措施是多层次全方位的。例如,为了抵御黑客入侵,可以在网络系统中安装高性能的防火墙和入侵检测系统(IDS)。为了防止不法分子诈骗可以采用强身份鉴别技术。现在使用最多、最普遍的密码或口令措施是一种简单易用的身份识别手段,但是安全性比较低,容易泄露或被攻破。更有效的方法是采用PKI技术设施,其核心就是使用数字证书认证机制。可以这样讲,如果网上银行系统中采用了数字证书认证技术,不法分子即使窃取了卡号和密码,也无法在网上银行交易中实现诈骗。
近期一些不法分子盗用银行公开信箱骗取用户网上银行密码的事件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网上银行是否安全?用户应该采取哪些防范措施?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到了由人民银行牵头,各家商业银行联合共建的,专门负责为网上银行提供安全服务的金融行业统一的认证机构——中国金融认证中心(简称CFCA),副总经理曹小青接受了我们的采访。
记者问:我们了解到贵中心主要是为网上银行提供安全服务的,那么您是怎么看待近期发生的这一网上银行不安全事件的呢?
中国金融认证中心副总经理曹小青(以下简称曹小青):这件事不是孤立的事件。例如,去年公安部门曾经破获了这样一起案件,不法分子用黑客手段在银行的网银服务器中植入“木马”程序,窃取了多家银行和证券客户的帐号、密码信息进行诈骗,涉案金额达数十万元;今年2月,美国一名电脑黑客攻破了一家负责代表商家处理Visa和万事达卡交易业务的企业的计算机系统,掌握了220万个顾客的信用卡号;在日本,黑客利用安装在网吧中的特殊软件非法窃取用户网上银行的密码,使1600万日元不翼而飞。这次在国内发生的骗取用户密码的事件,手段并不高明,也还没有造成损失。但是上述案例却给网银用户敲响了警钟:黑客在想方设法骗取用户的密码,大家一定要提高对网络安全的认识和警惕性。
记者问:您认为网上银行安全吗?用户应该采取哪些保护措施呢?
答:只要采取了足够的安全措施,网上银行就是安全的。安全措施是多层次全方位的。例如,为了抵御黑客入侵,可以在网络系统中安装高性能的防火墙和入侵检测系统(IDS)。为了防止不法分子诈骗可以采用强身份鉴别技术。现在使用最多、最普遍的密码或口令措施是一种简单易用的身份识别手段,但是安全性比较低,容易泄露或被攻破。更有效的方法是采用PKI技术设施,其核心就是使用数字证书认证机制。可以这样讲,如果网上银行系统中采用了数字证书认证技术,不法分子即使窃取了卡号和密码,也无法在网上银行交易中实现诈骗。
记者问:您能否具体谈谈数字证书是怎样保证网上银行安全的?
答:数字证书是一种由权威的公信机构发放的、记录着用户和认证机构有关信息的电子文件。网上银行交易双方——银行和用户,都各自持有与其身份绑定的数字证书。在网银交易过程中,双方都要向对方出示证书,以获得相互的信任。这个认证过程是以先进的公钥密码技术为手段,通过相应的计算机程序实现的。每张数字证书都对应着1对或2对密钥——公钥和私钥。公钥在网上公开,私钥则由用户唯一保管。通常,用户的私钥被牢牢地封装在智能卡中,黑客是无法拿到的。
由于私钥的唯一性和不会泄露的特点,使用数字证书认证具有极安全的身份鉴别能力。除此之外,利用私钥和密码技术可以实现数字签名。经过数字签名的交易信息是不可篡改和不可抵赖的。在网上银行交易过程中,数字证书机制在认证过程中还建立了高强度的密码传输连接,以对交易信息加密。
这样,保证了交易信息的真实性、保密性、完整性和不可否认性,当然就极大地保证了网上银行的交易信息安全。从世界范围看,数字证书技术已经被广泛地应用在国内外网上银行系统中,至今尚未发现一例由于数字证书被攻破而使网银诈骗得逞的案件。
记者问:通过您的介绍,我们对网银安全和数字证书机制有了一定的了解。但证书机制具有这么多功能,是不是使用起来很复杂呢?会不会给用户带来不便呢?答:对于这一点,我用“傻瓜”照相机的例子来比照。“傻瓜”相机本身的技术比普通相机复杂,但其自动化程度很高,用户使用更为方便。数字证书也是这样,用户操作起来非常简单,依靠相应的安全代理软件,证书会在后台自动完成身份验证、信息加/解密和数字签名等功能。用户只要经过简单的培训,就完全可以掌握。当然,使用数字证书肯定会比不使用数字证书在速度上要慢一些,但从网上银行的安全考虑,用户不应因为这一点速度上的损失就放弃使用证书。
记者问:用户怎样才能获得数字证书?
答:目前国内已经建立起几十个发放数字证书的权威机构——认证中心。它们各自面对不同的用户群体。中国金融认证中心是由人民银行前头,组织各家商业银行联合共建的为网上金融服务的权威、公正、第三方的证书发放和管理机构。用户要想领到中国金融认证中心的证书,需要先到已经开通这项业务的商业银行网点去办理申请手续,得到审批准许后,即可通过一定的步骤从网上下载证书。具体做法可参看相应的网站信息。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