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心理黑客”一般掌握的是哪几类心理学?
- 2、额,内心很痛苦,申明我是个强迫症患者,而《黑客帝国》这部片中的所谓的“世界”让我极其痛苦
- 3、跪求《黑客帝国》第一部、第二部、第三部观后感~要求将这三部影片融入到一篇观后感中,字数不少于两千字。
“心理黑客”一般掌握的是哪几类心理学?
◆ 理论心理学
* 心理:心理活动范畴
* 意识:意识起源,意识流,无意识,心身关系,心身等同论,心物同形论,心身平行论,心身交互作用论,副现象论等。
* 理论流派:经验论,反映论,还原论,拟人论,反射学,反应学,定势理论,心理主义,唯心理观,生物学化,社会学化,黑箱理论,形神论,人贵论,知行论,习与性成等。
* 行为科学
◆ 普通心理学
* 感觉
** 感觉性 ** 感觉阈限
** 心理物理定律:韦伯定律
** 信号觉察论 ** 神经特殊能量学说
** 视觉:明视觉与暗视觉,视敏度,马赫带,侧抑制,特征觉察器,空间频率,闪烁临界频率,颜色视觉,色觉,色觉理论,自然颜色系统,孟塞尔颜色系统等。
** 听觉:听觉理论,听觉空间定位等。
** 嗅觉 ** 味觉
** 肤觉:触觉,两点阈等。
** 痛觉 ** 振动觉 ** 动觉 ** 平衡觉 ** 机体觉
* 注意:随意注意,不随意注意,注意广度,注意分配,注意稳定性,分心等。
* 知觉:知觉选择性,知觉恒常性,图形知觉,图形掩蔽,图形后效(倾斜后效,麦科洛后效,动觉后效),空间知觉(深度知觉-随机点立体图,大小知觉),生态光学,运动知觉(似动),时间知觉,言语知觉,可懂度,知觉学习,错觉,统觉,直觉等。
* 表征:表象,遗觉象等。
* 记忆:感觉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工作记忆,情景记忆,语义记忆,意义记忆,情绪记忆,运动记忆,识记(无意义音节),保持,再认,再现,回忆,追忆,遗忘(保持曲线,遗忘曲线),记忆恢复,记忆的系列效应(首因效应,近因效应),蔡戈尼克效应,记忆术等。
* 联想:自由联想,控制联想,接近联想,对比联想,类似联想等。
* 学习
* 想象:纪想
* 思维: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具体思维,抽象思维,创造性思维,无意象思维等。
* 问题解决:问题空间,启发式方法,尝试错误,顿悟等。
* 决策
* 概念:概念形成,人工概念等。
* 理解
* 信息加工心理学:物理符号系统假设,ACT模型,平行分布加工等。
* 人工智能:
** 图像识别:模板匹配模型,原型匹配模型,“泛魔”识别模型等。
** GPS程序 ** EPAM程序
* 情绪和情感:情绪理论,情感两极性,情操,表情,心境,热情,激情,厌烦,恐惧,愤怒,应激等。
* 意志 * 意向 * 兴趣
* 动机:动机理论
* 需要:需要层次论
* 行为:刺激,反应,诱因,内驱力,定势,本能,运动(运动协调),动作(反应时,念动动作),习惯,行动,作业,操作,技能,活动等。
* 语言
* 言语:内部言语,外部言语,言语交往等。
* 阅读 * 理想 * 人格
* 个性:素质,能力(智力,智能-智力结构理论),认知方式,元认知,内化与外化,天才等。
* 气质:
* 性格:外倾,内倾,自卑感,思维型,艺术型,遗觉型等。
* 心灵学:超感官知觉(遥视),心理致动等。
◆ 生理心理学:功能系统理论,大脑皮层功能等势说,大脑皮层功能定位说,大脑两半球功能不对称性,大脑皮层联合区,丘脑-皮层特异投射系统,丘脑-皮层非特异投射系统,基底神经节,小脑,网状激活系统,边缘系统,神经递质,反响回路,自发电位,诱发电位,感受野,割裂脑,自我刺激,昼夜节律,近日节律,利手,巴甫洛夫学说(条件反射学说,分析器学说,高级神经活动规律,两种信号系统学说,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动力定型),摄食调节,饮水调节,性行为的生理基础,学习和记忆的脑机制,情绪的生理机制,运动的生理机制,睡眠,觉醒,遗传与行为,激素与行为等。
◆ 动物心理学:习性学(固定动作模式,印刻),行为的个体发生,社会生物学,动物交往,动物的智力等。
◆ 发展心理学
* 心理发展研究与理论:遗传、环境与心理发展,成熟、学习与心理发展,心理发展的动力,教育与发展,认知发展阶段论,发生认识论,表象模式发展理论,人格发展阶段论,道德发展阶段论,复演学说,儿童学,游戏,模仿,印刻,关键期,自我中心主义,早期经验,亲子关系等。
* 个体发展阶段:胎儿期,新生儿期,婴儿期,幼儿期,童年期,少年期,青年期,成年期,老年期等。
* 儿童心理学:
** 动作发展:吸吮反射,觅食反射,抓捏反射,巴宾斯基反射等。
** 认知发展:注意发展,感知觉发展,记忆发展,智力发展,语言发展,思维发展等。
** 个性发展 ** 独生儿童 ** 超常儿童 ** 低常儿童 ** 问题儿童 ** 缺陷儿童 ** 狼孩
* 少年心理学 * 青年心理学 * 成年心理学 * 老年心理学 * 毕生发展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 实验社会心理学 * 应用社会心理学 * 教育社会心理学
* 商业心理学:消费者心理学,广告心理学等。
* 法律心理学
** 犯罪心理:青少年犯罪心理
** 审判心理 ** 作证心理
* 咨询心理学 * 跨文化心理学 * 民族心理学 * 宗教心理学 * 前苏联社会心理学
* 理论学说
** 角色理论:性别角色,两性差异等。
** 归因理论:归因偏向
** 场论
** 认知相符理论 ** 认知失调理论 ** 一致性理论
** 相互作用论:符号相互作用论
** 社会学习理论
** 社会交换理论:公平理论
** 平衡理论 ** 人际关系活动中介理论
* 概念及过程:社会适应,社会化(内部化),社会知觉,人际知觉,人际关系(人际吸引-人际吸引理论,合群,孤独),社会促进和社会抑制,自我(自我知觉),态度(态度理论,态度形成和改变,态度测量),信念,价值观,定型,宣传,交往,沟通(人际沟通,大众沟通,沟通网络),竞争与合作,利他行为,顺从,侵犯,旁观者介入与冷漠,替代体验,模仿,感染,时尚,暗示,偏见,流言等。
* 群体心理学:群体理论,群体思维,群体凝聚力,团体动力学,社会心理气氛,小团体意识,群众行为,群际关系,参照群体,集体,集体成员自决,价值定向一致,舆论,民意测验,领导,领导风格,个性消失等。
◆ 教育心理学
* 学习心理
** 学习理论:联想反射理论,联结理论,认知理论,联结-认知理论,学习的活动理论等。
** 学习的信息加工模型
** 学习模型 ** 学习分类学说 ** 学习准备 ** 学习动机 ** 学习定势 ** 学习的强化 ** 学习测量与评定
** 学习迁移:经验泛化说,分析概括说,相同要素说等。
** 学习的方式方法:发现学习,接受学习,指导学习,掌握学习,意义学习和机械学习,整体学习和部分学习,集中学习和分散学习,学习竞赛,潜伏学习,过度学习等。
** 学习差异 ** 罗森塔尔效应 ** 皮格马利翁效应 ** 学习的心理卫生
* 学科教学心理学:语文教学心理学,数学教学心理学,外语教学心理学,自然学科教学心理学,社会学科教学心理学等。
* 教育工艺学:视听教学,程序教学,机器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自学辅导等。
* 智育心理学:知识掌握,智力技能,操作技能,能力差异等。
* 德育心理学:品德,品德结构,品德形成,品德发展理论,品德差异等。
* 体育心理学 * 美育心理学 * 教师心理
◆ 医学心理学
* 意识障碍 * 睡眠障碍 * 梦游症 * 感觉障碍
* 知觉障碍:错觉,幻觉等。
* 注意障碍
* 记忆障碍:遗忘症,错构症和虚构症,似曾相识症和旧事如新症等。
* 智力障碍:智力落后,痴呆等。
* 情感障碍:焦虑
* 意志障碍
* 思维障碍:违拗症,妄想等。
* 强迫状态
* 言语和语言障碍:口吃,缄默症,失语症等。
* 人格障碍:精神病态
* 性行为异常:同性恋
* 心理防御机制 * 紧张状态
* 心理治疗:暗示疗法,精神分析疗法,格式塔疗法,行为疗法,系统脱敏法,厌恶疗法,代币奖励,生物反馈,催眠疗法,气功疗法等。
* 康复心理学
* 心理卫生:心理咨询,儿童期心理卫生,青年期心理卫生,成年期心理卫生,老年期心理卫生,群体心理卫生等。
* 健康心理学 * 变态心理学 * 病理心理学 * 心理生理医学 * 心身医学 * 护理心理学 * 临床神经心理学 * 针刺镇痛的心理学研究
* 缺陷心理学:盲人心理学,聋哑心理学等。
◆ 工业心理学
* 管理心理学:工作生活质量研究,组织行为中的人性理论,目标设置,层峰结构,人事心理学(工作分析,人员选拔,职业指导),组织开发,组织变革,行动研究,领导,参与管理,权变理论,霍桑实验,组织水平决策,期望理论,双因素理论,公平理论等。
* 劳动心理学 * 工程心理学
* 工效学:模拟,工作时制,工作负荷,心理负荷,追踪,绩效评估,动作与时间研究,照明效应,噪声效应,温度效应,振动效应等。
* 人机系统:显示器,控制器,视觉显示终端,人-计算机相互作用等。
* 安全心理学:疲劳
* 航空与航天心理学
◆ 文艺心理学
* 审美心理学 * 实验美学
* 美感:艺术直觉,联觉等。
* 音乐心理学:音乐想象,音高辨别,听觉节奏感,音乐表演心理等。
* 文艺才能
* 文艺创作:灵感,具象等。
* 文艺欣赏
◆ 运动心理学
* 运动员心理:运动员的知觉,运动员的特殊感觉,运动员的心理选拔,运动员心理训练等。
* 裁判心理 * 竞赛心理 * 观众心理
◆ 其他专门心理学:普通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心理物理学,认知心理学,心理语言学,语言心理学,汉字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数学心理学,生理心理学,神经心理学,比较心理学,动物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工业心理学,环境心理学,医学心理学,文艺心理学,运动心理学,心灵学。
回答者:豪侠haoxia - 探花 十一级 7-28 10:20
提问者对于答案的评价:
实在感谢~~有够详细了
评价已经被关闭 目前有 0 个人评价
好
50% (0) 不好
50% (0)
其他回答共 2 条
基础领域的心理学分支包括普通心理学、实验心理学、比较心理学、年龄心理学、生理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等。其中普通心理学里包括了人格心理学、记忆心理学等等。
回答者:疯飙单车 - 榜眼 十三级 7-28 10:20
◆ 理论心理学
◆ 普通心理学
* 心灵学:超感官知觉(遥视),心理致动等。
◆ 生理心理学
◆ 动物心理学
◆ 发展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 实验社会心理学 * 应用社会心理学 * 教育社会心理学
* 商业心理学:消费者心理学,广告心理学等。
* 法律心理学
** 犯罪心理:青少年犯罪心理
** 审判心理 ** 作证心理
* 咨询心理学 * 跨文化心理学 * 民族心理学 * 宗教心理学 * 前苏联社会心理学
* 群体心理学
◆ 教育心理学
** 学科教学心理学:语文教学心理学,数学教学心理学,外语教学心理学,自然学科教学心理学,社会学科教学心理学等。
* 智育心理学:知识掌握,智力技能,操作技能,能力差异等。
* 德育心理学:品德,品德结构,品德形成,品德发展理论,品德差异等。
* 体育心理学 * 美育心理学 * 教师心理
◆ 医学心理学
* 康复心理学
* 健康心理学 * 变态心理学 * 病理心理学 * 心理生理医学 * 心身医学 * 护理心理学 * 临床神经心理学 * 针刺镇痛的心理学研究
* 缺陷心理学:盲人心理学,聋哑心理学等。
◆ 工业心理学
◆ 文艺心理学
◆ 运动心理学
◆ 其他专门心理学:普通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心理物理学,认知心理学,心理语言学,语言心理学,汉字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数学心理学,生理心理学,神经心理学,比较心理学,动物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工业心理学,环境心理学,医学心理学,文艺心理学,运动心理学,心灵学
我不知道啥是心理黑客 劳驾你自己找~~~~~~~~~~~
额,内心很痛苦,申明我是个强迫症患者,而《黑客帝国》这部片中的所谓的“世界”让我极其痛苦
1自我反强迫 强迫症状的特点是有意识的自我强迫和自我反强迫同时存在〔4〕,形成强烈的心理冲突,自我强迫是无法克制的,患者却以为可以克制,于是就产生了反强迫。这种情况叫做“我执”〔6〕,诸法无我是佛教的基本命题之一,意思是说,一切事物都是因缘而成的,不存在独立不变的主体,不存在起着主宰作用的“我”,企图用主观意识去影响现实和自身的心理活动是一种“妄念”,必然会导致挫折和痛苦。只有放弃无谓的努力,不去克制自我强迫,才能彻底消除强迫症状。强迫症状的消除分两种情况,一是症状消失,强迫症不治而愈;二是症状发生转变,强迫症状变成强制现象、冲动控制障碍、仪式化行为和其它不良习惯。
3.2 无意识 佛教讲因缘,认为一切现象都是有原因的。在整个因果链中,阿赖耶识是第一个环节,阿赖耶识又称藏识。藏有所藏、能藏、执藏三种意义。所藏是指阿赖耶识具有产生一切现象的潜能,能藏是指把来自五官和意识的信息收藏起来,执藏是指被意识迷执为“我”。换成现代心理学的术语,阿赖耶识就是无意识(潜能)、记忆和自我〔7〕。一切现象都是阿赖耶识的产物,强迫症状自然也不例外,这个观点与精神分析是一样的〔8〕。佛教没有具体说明无意识如何转变为强迫症状,故用精神分析理论来补充。在精神分析学派看来,强迫症状、强制现象与仪式化行为并无多大的区别,都是无意识的冲动通过自我防御机制的象征性表达。既然是象征,就不必当真,以看电影的心态对待之。
3.3 静心疗法 许多强迫症患者虽然在理智上已经明白强迫症状只是一个幻象,当出现时难免会引起焦虑不安,于是就情不自禁地予以克制,用静心疗法消除焦虑,就能破除我执。静心疗法又称佛教放松疗法〔3〕,源于禅定。中国佛教一贯主张定慧双修,即在定中观想和思考有关解脱的问题。静心疗法也是如此,比单纯的放松疗法和入定更有效。
强迫症为什么会头痛?失眠是一个原因,思虑过多是另一个原因,但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他试图找到能看、能听、能嗅、能尝、能触、能想的背后是否有一个主使者,然而这是不可能的,一切都是因缘的聚合,根本无我可得。但他不会观照无我,只是自己瞎琢磨,也许机械唯物的观念很深,感觉意识活动是在脑子里的一堆生化反应,他试图看清这个反应过程,于是注意力总在头,所以就头痛。不管做什么注意力总在头上,头上神经很紧张,想放松可是不能放松,因为想放松他会想谁来放松,当然还是脑子控制放松,于是他想控制脑子是怎么控制头上放松的,结果注意力还是在头上,根本不能放松,越搞越糟。
但仅仅因为错误观念(想在脑子里找到意识主体)应该还不至于导致强迫症,我回想自己是思虑过多,心绪非常混乱,他找不到自己的位置,感觉自己好象被卷入了湍流中一样慌张,他试图抓住一件东西使自己能安身立命,他抓住了头上的感觉,就好象抓住救命稻草一样不放,所以他的头一直痛。
我是因为恐惧、焦虑而导致失眠、抑郁,并产生强迫性人格障碍,最后练气功不当而导致严重的强迫症(也许还有气脉不调的问题),主要症状就是头痛,注意力总在头上不能放松。上进心、谨小慎微、追求完美这些都不会导致强迫症,错在恐惧、焦虑等负面情绪。为什么恐惧、焦虑呢?因为贪心重、淫心重、执着心重、自恋心重(爱面子),这是病根他必须抓住一个感觉,做事情心里才能感到踏实感、安全感、尊严感等等,也就是“我”感,他不敢放弃这个感觉,所以强迫症的原因根本上是“我执”。从这里可以看出强迫症其实人人都有,只是程度不同一切都是因缘的造化。包括我们这些有智慧的生命包括我们的耳眼鼻舌身意、五蕴十八界。所以因缘的造化是远远超越人的智慧,人的色身和智慧可以说只是它的一个子集,造化的一部份。
比如人的眼睛看见东西,因缘和合的结果,与生具来,不是后天我们创造出来。我们每天看东西前,不用想--眼睛呀,我要看见东西然后才看见东西;我们的鼻,舌也是如此。我们的每个器官也是,我们吃了东西,不必告诉胃,胃阿你要把它消化了再传给小肠,然后再告诉小肠,小肠阿,你要吸收营养啊,废物要传给大肠。肺阿你要不停的换空气阿,心脏阿你可不能休息阿,不要跳太快也不要太慢。。。
非但人是这样,所有相似相续的因缘造化都是这样。比如植物成长开花结果,前面不用告诉后面要怎么做。火焰相似相续,前面的火苗不用告诉后面的火苗,你要把火传下去,而自然能相续。
因为这些都是“本来如此”-- 因缘自然而然的造化。如果我们还要动脑筋来协调这一切的话,那就是头上安头。也叫作妄。
在这因缘幻化的相似相续中,本无内外之分能所之分,比如火苗,没能火苗和所火苗两半。但人却一念欲明,于[本明]中分出能明和所明也就是能觉和所觉。这能所一分,妄想就开始搅动,原本清静的开始受到了搅动,基本上善念造善业恶念造恶业。
由于对能的执着,忘功用中,这[本具的如来功德]就被妄念覆盖。本能被我能覆盖,本德被我见所覆盖。一叶障目不见森林。
佛经有句话说:有觉觉痛,无痛痛觉。意思是可以觉知到疼痛,但是这个疼痛不会痛到那个觉知,也就是那个能觉知疼痛的本身是不会痛的。
如何观察恐惧、焦虑、抑郁以及希望、快乐、喜悦等等情绪?应以平等心观察这些念头的生死、灭去。看只是看,听只是听,触只是触,尝只是尝,嗅只是嗅,认知只是认知,其中并没有一个“我”在承受。
保持平等心是基础。应该有的强迫症患者一遍一遍地思考、重复同样的问题,其实也试图去了解这些问题、情绪背后的原因,但是他心里不安因素太多,不能保持平等心去观照念头的生灭,结果只是被这些负面情绪越来越深地纠缠住。
为什么他心里不安呢?以佛教来说,有果必有因,痛苦病因是前世(或者今世早年)所造恶业所感,现在因缘成熟,果报现行。过去伤害了别人,使别人感到害怕、恐惧,这是病的因;自己心中的恶业:贪心重、淫心重、执着心重、自恋心重(爱面子),这是病的缘。因缘和合,产生现在痛苦的果报。
强迫症怎样才能好转?改变病的因缘,病的果也就改变了。必须忏悔业障,并改正不良习性。
我得强迫症十几年了,曾经比较严重,现在好了大部分。以上是我对这个病的原因和治疗方法的看法。
如何保持平等心?这得看平时做人的厚道。有烦恼、有痛苦、有兴奋、有荣耀,对这些境界都不执著,始终安祥平和地做每一件该做的事情,内心不贪恋也不厌恶,不急燥也不压抑,始终怀着慈悲、包容的心态,为他人着想,自己的烦恼都不算什么,这样才能有平等、祥和的心态。
所有的挣扎和向上都会令自身反而受害,而不挣扎问题也不能消除,左右不是。
自古正邪不两立,这种情况,是正气未充,所以较量不过它。邪念由心生,正念也由心生,大乘法中念起待缘,念灭则不待缘,前后二念生起,都是当处生当处灭,二念两不相见。所以,想以念搏念,了无此理,因为用心不精纯,见地含糊,以为是二念相战,其实是控制的这个念头搅起深层习气中的恶念,所以看上去搞不定它,知道这个道理,有两种方法:
一是想办法弱化前念缘起,缘起可能很复杂,但可以用分散注意力的办法逐渐减少这种强迫的缘起,拉皮筋也算是一种,但适不适合自己要自己判断……可以做一些分心的事,做做家务洗洗碗扫扫地什么的体力活,或者看书看电视……,总之分散/减少前念的缘起,慢慢就好了,这是一种。
另一种,熏后念不理前念,注意是熏习而不是压制,后念起时前念已灭,本无念可制,莫起争意,存后一念即可。我是信佛的,所以礼拜、忏罪、持咒、念佛,如此正念熏一分则前念少一分,正念分分长,恶念分分销,慢慢就好了,没什么大不了的。佛法的修证体系完整正确无误,深入到生活的每一个细节,正是为对治内心烦恼而设,并且有佛菩萨和历代传承上师的殊胜加持,对治疗这种精神疾病最当机不过了。
从佛法的观点看,给我们带来痛苦的根本原因是我们的恶业,而这些恶业又是由我们往世所做之恼害众生的恶行产生。因此心中应常常思维“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之法义。以如是忏悔的心态去修持,恶业就会如大火中的片片雪花,消失得无影无踪。
从某种角度说,咱们凡夫多少都在邪念强迫症中过活,然而心念太粗,觉察不到自己烦恼妄念迭生,很多事情不对但还是去做,还是去想,控制不了,所以才要修行。所以强迫症也没什么怪异,大家同病,就把它当作修行吧。[/td][/tr][/table]因为紧张、焦虑,因而总是突出“我”的意识。紧张、焦虑又是因为:
1、恐惧。对未来未知的恐惧,或者害怕失去什么。
2、贪执、幻想。期待得到什么,比如总想我是什么什么,我要怎样怎样,即使是想以后为人民服务,也是“我”要为人民服务,幻想“我”成为什么什么,贪名贪色,自恋成癖。
对治方法:
1、忏悔。忏悔心识中的恶习。
2、发愿。修慈悲喜舍四无量心,愿代众生受无量苦。
3、活在当下。看破世间的无常与虚幻,不攀缘过去与将来,随缘尽本份,活在当下的每一刻,勇猛精进,自利利他,令一切众生离苦得乐。
转载,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跪求《黑客帝国》第一部、第二部、第三部观后感~要求将这三部影片融入到一篇观后感中,字数不少于两千字。
一口气看完《黑客帝国》三部曲,让我想起了以前看过的一本书,这本书叫《苏菲的世界》,在书中苏菲遇上了一位哲学老师艾伯特,苏菲随着艾伯特学习了从古自今所有重要的哲学家,终有一天,她意识到自己生活在一个虚构的世界,于是她跟着艾伯特逃离了书本,也就是逃离了作者的虚构。当时我就产生了奇异的感觉,如果我自己也是生活在一个被人虚构的世界呢,那么所有一切都不是自己想做的,而是迫不得已的,更确切的是任人摆布的。如果自己的世界的虚假的,那么周围人的世界也是虚假的,人类的历史也是虚假的,那么真实在哪里呢?
同时也会想起另一部美国电影,彼得威尔的《楚门的世界》,楚门从小到大生活在一个人造摄影棚中,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他所设,连女朋友都是,直到有一天他发现了不对劲,就好像电脑系统的漏洞一样。人类具有崇尚自由和揭露真相的天性,因此楚门也像苏菲那样逃出了那个虚假的世界。
但是这两个例子不能完全概括《黑客帝国》中所讲述的真实与虚无的关系。《黑客帝国》所要讲的东西也不仅限于此。
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说,存在不等于活着。动植物也活着,它们虽然存在,但并不需要思考存在的意义。人是唯一意识到自己存在的生物。一个东西只是在己(in itself)而人类却是为己(for itself)。他还说,人的存在比任何其他事情都重要。我存在的这个事实比我是谁要更加重要。
海德格尔也指出生存问题总是通过生存活动本身来澄清的。人的本质乃是为了替这个在者保管在的真理而消耗。存在主义者人的存在必定就有人的意义,然而意义并不固定不变,意义随着此时此地的变化而改变。而虚无主义者则否定人的存在具有意义。
另一位存在主义哲学家加缪在《西西弗的神话》中阐述的是,西西弗受到惩罚,每天重复的要把同一块石头推到山顶,尽管这样的存在是荒诞的,但是他是幸福的。因为他不用去考虑的生存的意义,他的任务就是推石头。
《黑客帝国》就是在一定意义上说明了无论人生存于一个多么荒诞或者虚无的世界,他的存在都是有意义的,在某种意义之中,如果有一些必须的事情去做,那么他是幸福的。
观众在看《黑客帝国》的时候,觉得一开始难以接受,我自己就先楞了一会儿,第一遍的时候根本没看懂,不过随着好奇变为一定要深入了解华卓斯基兄弟在描述一件什么事情的强烈的透视欲之后,我又坐下来看了三遍,我的意思是三部曲各看了三遍,我看着这个故事、不断的在展开、持续,然后自我解析,像这样的过程可以带给我更丰富、更深入的意义。这也是我们原有的架构,也是我们在第二集都同意的一些基础,其一就是要尼欧继续在母体王国中学习,而有更新更拓展的认知,他已经知道了有祭师的存在,并且代表一中女性,还有造物主,代表了较为雄性、理性与数理的方式,还有那个法国人,他拥有不可思议的,快乐的能力,一种糜烂的快乐能力,这个不断演进的母体,这些强调的因素在于母体就是三大界之一,这三界依然是分裂的,是分崩离析的。
尼欧一开始只是个真实的躯壳,后来变成瞎子,现在他看得见世界的光,他的确面对一个有光与能量的世界,在《黑客帝国》三部曲中,记得金色的光芒永远是心灵的象征,所以,他开始看到这个世界,一个光芒与能量的世界,他必须成为世界的光芒,而史密斯,某种意义上来说代表已疏远的灵魂,史密斯用他的方法来撕裂与破坏,但他是属于邪恶的一方,而尼欧最后得投降,让史密斯进入他体内,然后尼欧进入史密斯,最后影片呈现给我们的
便是融合的画面。
在最后的二十分钟是最不能错过的,他们从躯壳的世界转换成蓝色,尼欧是瞎的,他看不到,他们向你显示,性灵的、光亮的世界,当他与之结合之时,就可拯救这些区域,这些处于战争中的区域,如过你朝这方向看,影片开始就是如此,我认为这是非常防御性的解释,然后你再回头看所有三部曲,你会发现这是完全不同的故事,它变成很有特色,突然间,这些事物,从法国人到祭师说的,“你看看?我是电脑程式,是机器来的” 你会目瞪口呆的说:“哇”,起初,这很惊讶,但它变成整体的一部分,而且紧密连接。
从创世大爆炸,到每一个母体的开始,在我们的文明中并没有这种现象,无论是美国文明还是世界文明史,要将《黑客帝国》三部曲作为一个完整的系列加以阅读或观看、诠释,这三部曲最有意思的地方在于每一部分都在对我们透露其他部分的内涵。
共有三界:身、心、灵。就是锡安、母体与机器三界,三大王国都持续的在改变与演进,我们很快就可以看到这类的演进,是以一种非常快的速度在进行。
若机器真正是在中心,若机器真正是纯洁的灵魂,那么是人类的堕落与虚荣,使机器因而转变,是人类造成的,不是机器造成的;当你否定灵魂,当你远离灵魂,当你对抗它,拒绝它,它就会像地狱之火一样出现,换句话说,它会像恶魔般想要毁灭你,换句话说,只要你对它友善,机器便会停止攻击,因为他们就像不再是受到上帝的爱拒绝的,或是被灵性拒绝,或是被灵性排挤,所以史密斯与尼欧融合为一,成为物质与反物质的共同体,机器停止攻击,光芒开始笼罩三界,
《黑客帝国》里的精神层次:华卓斯基兄弟是综合东方、西方、北方与南方的精神,所以我们可以看到犹太哲学,可以看到禅学,还可以看到诸如此类的道家哲学,基督徒有个神秘论调:地狱是被上帝之爱拒绝的火焰。
真理回到根源,它没有回到世界,他真正的回到万物之源的基础,我相信他与崔妮蒂都是,母体正在转变,而机器世界恢复光明,照耀锡安,他们被整合,不再分开,不再处于战争中,最后的信念,但我总是相信,总是相信。
诚如各位所知的,这世上有两个非常普通,却有不同形式的,心灵解放教派,一个是释迦牟尼佛祖,另一个就是耶稣基督,耶稣基督的形态是神人合一,而其他人被拯救,但并没有得到光或性灵,然而在佛教传统或西方的秘教,包括神秘的基督教,每个人都有性灵,而且可被解放。
华卓斯基兄弟做的电影代表什么,在于他们将其他的变化做得很民主化,如果他们继续做下去,让每个人都拥有性灵,就像尼欧与崔妮蒂,这两兄弟有点像在玩弄这个观点,并将未来的观点留给观众,但在这部电影中有点像救世主留下的伏笔,当他们融合之后再拯救这个世界,让他们变得完整、痊愈,留下一部分的伏笔——救世主是民主化的,套入爱默生深奥的说法:“每个人深入的挖掘他或她的灵魂。”建立其独特的关系,与比他们更大的事物,尤其是拥抱爱的信念者建立其关联,这是在自然之中,这是在历史之中。
华卓斯基兄弟真的想收录一种丰富的哲学、心灵,社会,政治的论述,在这与众不同的故事中,这是令人敬佩的,视觉的刺激,那是突破性的,一种荧幕的呈现,这是一个伟大的作品,你可以从千百个角度和千百个方向来阅读,更好的是华卓斯基兄弟没在舆论上说出他们的解释,因为他们希望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解释,另一件事是你也可以从动作片的角度来看,上千万的人看过也很欣赏,即使只是单纯的享受,欣赏艺术的乐趣也行,最好的是,你可以愈看愈深入,当我们谈论到海德格和奥义书及叔本华和柏拉图,爱默生,各位想想?华卓斯基兄弟也是其中的一份子,因为他们了解这东西,一个如此大成本的电影,绝对是稀有的,他们是在宣扬艺术,而不仅仅是票房。
曾有人说过:“这是一种现象,这不愧为不朽之作。”让我用爱默生的名言作为注解,爱默生说:“历史只是无稽之谈,倘若它与我自己的存在与转变无关”。换句话说,历史是自我的故事,而你说的就是教化,我相信我们有看到还有就是一种平等化,当人变成神,让神变成人类,而且不造成混乱,但失去神力之后,就只是一个平凡的他,一个落入凡间的神,那就是我们在这部影片里看到的,我要拿你跟我在一开始就指出的事,作为结论,我要大声的对影评家说:“ 不去了解整个三部曲,你就无法了解《黑客帝国》,他们在最后的二十分钟有许多的关键,我的意思是,谁会想到,机器是光的产物?“如果你能像我一样看到他们就知道他们是光做的”。
这部戏变成高竿的棋赛,不像一般善恶对决这类“好人/坏人”等无聊的东西,一般的电影大都如此,我想从哲学的层面来说,如果我们看威廉·詹姆士的著作《信仰的意志》,他的论述正好呼应克里佛的《信仰的道德》,我们就会发现信仰的中心,是一些状态,是在这些状态下,该信仰哪个,该相信什么,信仰的意义何在,就是在那种哲学的层次上,但却是以后现代主义的形式来表现,而且又兼具荷马的风格类型,从维吉尔、亚历山大波普到可斯卡山扎基1938年的《奥德赛》,我们开始在电影艺术里体察到政治美学,生存的价值,与心灵的复杂性。
我认为这部影片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具代表性的电影之一,所谓的力作,都是呈现出来的影象,这是批评,以某种方式来说是对一个主权的控诉,是非常不同与维吉尔的,但同时他也涉及到我们个体的生活与其意义,以及我们群体的生活与各种权利组织的关键,权势的结构,顺应与服从的形式等等,
历史之作,必将带来历史性的转变,华卓斯基兄弟哪怕就只是导演了这三部电影,也必将永载电影史。